道德经读书笔记怎么写?( 七 )


第五十八章,本章旨在说明祸福无定,奇正无端,善恶无准,一切都在变化无常的道理 。意在警告当政者,政治上要清静无为 。
第五十九章,本章旨在说明治人事天全在一个啬字 。老子所说的啬不是指吝啬而是指节俭,老子认为大到维持国家的统治,小到维持生命的长久,都离不开瑟这一原则 。
第六十章,本章用烹小鱼来比如治理大国的道理,老子指出要保证国家的平安,执政者就必须小心谨慎,严肃认真,不能以主观意志随意的左右国家的政治 。老子用极其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个极其复杂的治国谋略 。
第六十一章,老子针对当时兼并战争带来的痛苦,讲到如何处理好大国与小国的关系,旨在说明大国和小国相处之道,表达了老子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 。
第六十二章,本章旨在说明道是万物里最尊贵的,万物都不能离开道而生存的道理 。老子指出,道是万物包括善与不善的庇护所,它并不摒弃不善 。老子认为,清静无为的道,不但是善良之人的法宝,就是不善的人也必须保有它 。
第六十三章,老子认为当政者应当做到自然无为、清静无事、恬淡无味,即以无畏作为政治的根本,无事作为行政的指导思想,以恬淡的作为施政态度 。本章旨在进一步阐发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也可以说是一种处世哲学 。
第六十四章,本章阐述了奉行道者只有注重万物之始,并一贯如始,才能有德的观点 。老子主张无为、无执 。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的一点一滴去完成,不可松懈,否则将造成前功尽弃,功亏一篑的结局 。
第六十五章,本章旨在说明治国不能用智的道理,阐述了奉行道者只有使人民淳朴的原始状态 。老子认为,古代善于以道治国者,不是教人民精明巧伪,而是使人民质朴厚重 。
第六十六章,老子喜欢用江河来比喻人处下居后,同时也似江河象征人的包容大度 。老子认为,王侯应以道临天下,要心宽似海,自知包容,并向圣人学习 。
第六十七章,本章旨在说明慈、俭、不敢为天下先的功用 。这是老子的三宝,是老子对于道和德的社会实践意义上的总结 。老子身处乱世,目击了太多暴力残酷场面,深深地感觉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因而才极力赞扬 。
第六十八章,本章是用战争的例子来说明不争和居下的道理 。军事上如此,人生亦然 。遇事不急躁、不冲动,平心静气地认真思考,细心分辨客观现象,就可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得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
第六十九章,老子在军事上不主张主动进攻,但必须具备被动防守实力,不主张前进一寸,宁愿退守一尺 。极力说明以退为进,以守取胜的重要意义 。本章是继续用战争来说明不争和谦下之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