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怎么写?( 五 )


第三十六章,在柔弱与刚强的对立之中,老子认为柔弱的呈现胜于刚强的外表,即以柔克刚 。本章还讲述了物极必反的道理,即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
第三十七章,本章说明了无谓的好处 。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执政者只要恪守道的原则,就会达到“天下将自定”这样的理想社会 。
第三十八章,老子批判儒家的德政不顾客观实际,仅凭人的主观意志推行自己的主张,这不是上德,而是不德 。德是道在人世间的体现,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指人类认识并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具体行为 。
第三十九章,本章讲了道的普遍意义,天地万物都来源于道,道是构成一切事物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如果失去了道,天地万物就不能存在 。从而告诫统治者要处下、居后、谦卑,即贵以贱为根本,高以下为基础,没有老百姓为根本和基础,就没有高贵的王侯 。
第四十章,本章主要说明了道体、道动和道用,讲叙了道的运动变化法则,道产生天下万物的作用 。老子认为,反和弱是道德运动及其作用的特点,具体表现在有无相生和天下万物都是有无到有上 。
第四十一章,老子将有学识的人分为上、中、下三等,他们闻道有先后,对道的认知态度却不相同 。老子指出,道的本质隐藏在现象的后面,浅薄之士是无法看到的,所以不被嘲笑就不能成其之道 。
第四十二章,本章旨在说明道创生万物的次序 。万物创作以后,还要守住道德精神,依道而行 。老子讲了柔弱是处世的最高原则,满招损谦受益,这也合乎道的辩证原则 。
第四十三章,本章旨在说明柔弱和不言、无为的益处 。老子认为,最柔弱的东西里面,积蓄着人们看不见的巨大的力量,使最坚强的东西无法抵挡 。无形的力量能够自由的出入在没有空隙的物体当中,这就是以柔克刚的道理 。
第四十四章,本章旨在教人爱惜身体、重视生命,不要过分的追求名利 。老子的人生观是要人贵生重己,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知足常乐,这样才能避免为难,反而,为名利不顾身的必然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
第四十五章,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情况 。表面和实质情况有时完全相反 。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要贯彻了无为的原则,才能取得成功 。
第四十六章,本章主要是劝人知足,老子认为,不知足是人类的罪魁祸首,不拯救的方法就是知足 。一朝知足,就自然觉得满足了 。
第四十七章,老子认为要认识事物就只靠内在的自省,下功夫自我修养,才能领悟道,知晓天下万物的变化发张规律 。老子说要重视理性认识,间接认识,这不过是夸大了理性认识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