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才华横溢的成语或者特别的诗词( 二 )


古诗源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了一个专题名称 。
现代汉语语法 语法问题 语法意义是语法的内容,其实质是语义关系 。
语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如虚词、词类、结构都能用语义关系来解释 。
虚词只是语义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
词类不过是对词按语法意义进行的一种分类 。
结构是词语组合去掉词汇意义后剩下的语义关系框架 。
语法实质是语义关系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语法特点,建立符合汉语实际的汉语语法学 。
研读古籍应该具备一些古汉语语法知识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效法 。
大家如果能够多了解传统文化,继承其中优良的遗产,进而了解我国先民为世界文明所作的许多贡献,就必定能够建立国人的自信心与荣誉感,加强民族的凝聚力量 。
如何方能达致上述的目标?我认为通过古籍研读是一种必要而且是有效的途径 。
古籍是用古代汉语书写成的,它不同于今语,语音、语义、词汇和现代汉语都有许多差异,在阅读上产生了一定的难度,所以读者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古代汉语知识,如识其文字、晓其音韵、通其训诂、明其语法,了解当时的典章制度和民情风俗等等 。
本文拟就其中的语法部分,略加申论 。
我们在阅读古籍时,有时会有这种现象,就是一篇文章摆在眼前,大部分的字也都认识,可是就是不懂它的意思 。
这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多,但主要是两点:一是词汇,一是语法 。
关于词汇可以检查各种工具书,大致上能够解决;倒是语法,需要在平时就具备一定基础,若是临时抱佛脚,那真有无从下手之感 。
例如下面两个句子: (1) 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 寡人是问 。
(《左传.僖公四年》) (2) 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
(《同上》) 例 (1) 中的 "寡人是征"、"寡人是问" 和例 (2) 中的 "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 四句中都有一个 "是" 字,句法结构也完全一致,如果把它们作同样的了解,那是大错特错的 。
例 (1) 中两个 "是" 字是指示代词,意思是 "这个",在结构上是 "征" 和 "问" 的前置宾语,"寡人是问" 是 "寡人责问这个" 的意思 ( "征" 与 "问" 同意 )。
例 (2) 中的两个 "是" 字是结构助词,没有实际的意义,只是个宾语提前的标志, "岂不谷是为" 就是 "岂为不谷","先君之好是继" 就是 "继先君之好" 。
如果不在语法上把它们弄清楚,不是看不懂原文,就是可能会错了意思 。
如《论衡.问孔》: "末如也巳,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这两个句子没有一个字不认识,要解释的话也只有"末"是无指代词,作"没有地方"讲, "如" 作 "去" 讲,"巳" 是 "罢了" ,"公山氏" 是 "公山弗扰" ,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 。
但句子还是看不懂,问题出在两个 "之" 字上 。
这在语法上看,也是个宾语前置的句子,前一个 "之" 字是结助词,无义,后一个 "之" 字是动词,作 "往" 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 就是 "何必之公山氏也" ,全文的意思是 "没有地方去就罢了,何必去公山氏那里呢?" 语法的问题一弄清楚,文意也就自然明白了 。
又如: 文帝复遣宗人女翁主为单于阏氏,使宦者燕人中行说傅翁主 。
说不欲行, 汉强使之 。
说曰:"必我也,为汉患者 。
"《汉书.匈奴传》 颜师古对于最后一句的注解是:"言我必于汉生患 。
" 意思还是不大清楚 。
其实这是一个主语和谓语前后次序颠倒的句子,中行说这个人本来不愿意到匈奴去,朝廷强迫他,所以气愤地说:"为汉患者,必我也 。
" 因为强调 "我",就把谓语提前了 。
古代汉语语法是讲解古代汉语词语和句子的构造种种规则的,是了解古代汉语的利器,是学习古籍的津梁,在研读古籍时,掌握必要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那是一定的 。
下面提出三点来讨论,藉以显示具备古代汉语语法知识对于了解古籍的重要性 。
一 词类与句子成分的非对应关系 古代汉语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名词、代词、形容词、数量词、动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助词、叹词、应答词等十二类,句子成分则有主语和谓语、述语和宾语、定语及其中心语、状语及其中心语、补语及其中心语等五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