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中国戏曲的诗?~~( 四 )


“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的昆山腔,简称昆腔,它始于元代末年的昆山,是南曲的一个支派 。
据明·玉峰(昆山)张广德的《真迹日录》卷二载文记有“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词,善作古赋 。
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 。
与杨铁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 。
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
”昆山腔在明代万历之前,还只是流行于吴中的“小集南唱”的清曲 。
这种“清柔婉折”的昆山腔之变革发展,是在明代中叶以后 。
在嘉靖(1522一1566)、隆庆(1567一1572)年间,江西豫 章(南昌)人魏良辅(字尚泉、一字上泉)流寓太仓南关(元代时昆山所辖) 。
魏良辅原是个北曲清唱家,到吴中后,又致力于南曲 。
他认为当时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无意致”(行腔简单,或节奏拖沓),于是以原昆山腔为基础,参考海盐、余姚等腔的优点,并吸收了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应即是“抑扬顿挫,索纤牵结,停声、偷吹、依腔、贴调”等有装饰色彩的润腔手法,以及用不同音色塑造人物性格、情感的演唱技巧),并与善吹洞萧的张梅谷,工(扌厌)管的谢林泉,以及张小泉、周梦山、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诸人结成在艺术上有共同见解和理想的创作集体,把昆山腔作了很大的改革与发展 。
魏良辅非常讲求唱法上的吐字、过腔、收音,每有所得必往南关老唱家大仓户侯过云适处请教,求得首肯,多次反复修改不厌 。
同时,河北的北曲弦索名家张野塘,以罪发配太仓卫,被魏良辅以善歌之女招为婿,他协助魏“更定弦索音节,使与南音相近 。
并改三弦(形)式,身稍细而其鼓圆,以文木制之,名曰弦子(即昆曲及弹词中所用的“南弦”) 。
它与曲笛、怀鼓、提琴(民族拉弦乐器),并为昆曲的特色伴奏乐器 。
这种新腔的特点是清柔婉转,“调用水磨,拍捱冷板 。
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启口轻圆,收音纯细 。
”成为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声,“腔曰‘昆腔’”,曲名‘时曲’” 。
但这时的昆曲仍是清唱,尚未能体现剧本,形诸舞台 。
昆曲由清唱搬上舞台,成为戏剧,则是由梁辰鱼的《浣纱记》开始 。
昆山梁辰鱼(1519-1591)号少白、又号仇池外史,著名戏曲作家,精诗词,通音律 。
魏良辅改腔的成就使他颇受鼓舞,他经常设特大坐榻和桌案,自己西向坐,教人歌曲,学者列序两旁 。
著名的歌儿舞女没有得到梁的亲授,皆自以为不祥 。
但他还觉得这样的新腔不应只局限于曲坛清歌,必须扩展到舞台之上占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与精通音理的郑思笠、陈梅泉、唐小虞诸人,“考订元剧,自翻新作”,并发挥文学优势写作了以西施为主要人物的《浣纱记》传奇,从音乐方面弥补了水磨调“冷唱”的不足,同时把传奇文学与新的声腔 。
和表演艺术综合在一起,借锣鼓之势与舞台之场面形态,第一次将昆曲搬上剧坛 。
这种从原始的昆山腔发展成为昆曲,再进一步登上舞台,即是这个声腔定型和成熟的过程 。
自万历初年,昆曲很快地扩展到江、浙各地,成为压倒其它南戏声腔的剧种 。
随之由士大夫带进北京,与弋阳腔并为玉熙宫中大戏,当时称为“官腔” 。
从此,昆曲俨然成了剧坛的盟主,数百年来,对许多剧种的舞台艺术,产生过深厚的影响 。
形容京剧的古诗词 关于“京剧”的诗句只有以下两句: 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 。
——《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1.望鸣皋山白云寄洛阳卢主簿 李颀 饮马伊水中,白云鸣皋上 。
氛氲山绝顶,行子时一望 。
照日龙虎姿,攒空冰雪状 。
嵡嵸殊未已,崚嶒忽相向 。
皎皎横绿林,霏霏澹青嶂 。
远映村更失,孤高鹤来傍 。
胜气欣有逢,仙游且难访 。
故人吏京剧,每事多闲放 。
室画峨眉峰,心格洞庭浪 。
惜哉清兴里,不见予所尚 。
2.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刘长卿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 。
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 。
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 。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 。
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
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