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性质( 三 )


这也能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综合理解即腐朽的清朝统治阻碍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外壳中发展起来的是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阻碍分不开的 。
洋务运动打着“求强”和“求富”的旗帜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 。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等海军遭受重创几乎全军覆灭 。洋务运动的失败使有识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严重缺陷认识到中国要走上独立富强的现代化道路必需将改革从物质技术层面进一步转向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 。正是在这种认识之上甲午战争之后维新变法和革命运动迅速兴起 。所以洋务运动的真正历史作用不在于它的正面作用而在于它所带给的历史教训 。即中国要现代化就务必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进行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
阅读精选 3:
洋务运动的性质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拯救其垂危统治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企业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陆军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已到达富强目的的运动 。它是一场封建地主阶级发起的以维护清王朝封建反动统治为目的的图强御侮的近代化运动 。
一: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维护封建反动统治的自救运动 。
1 。从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或背景来看洋务运动是在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困境下发生的 。
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的掠夺清政府的黑暗统治和沉重的封建剥削中国国内阶级矛盾日趋激化 。1851年爆发了由洪秀全领导的反对清王朝腐朽统治的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 。金田村起义后太平军所向披靡很快在1853年3月20日攻克南京 。太平天国把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农民政权并迅速攻占了湖南江西等大片土地 。战场上清政府的八旗军不堪一击旗政府统治岌岌可危个性是太平军的北伐曾长驱直入一向打到天津近郊虽然最终失败但震动清政府朝野 。在太平天国胜利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反清斗争迅猛发展天地会在两广发动起义捻军在鲁豫地区发动起义 。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心构成了席卷全国的农民战争风暴猛烈地冲击着清王朝的统治 。
正当太平军与清政府酣战之际1857年英法联军发动了对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沿海北上于1858年炮轰大沽炮台逼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 。1859年英法扩大侵华于1860年占领北京并焚毁圆明园 。咸丰帝逃往热河 。
在太平军摧枯拉朽的打击下又遭英法的武装入侵惶惶不可终日的清王朝将“师夷长技”提到了实践的日程于是兴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