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的性质( 四 )


2 。从洋务运动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的最初和最本质的目的都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
1861年对洋务运动的目的恭亲王奕在给皇帝上的一篇奏折中这样说:“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患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肌体之患也 。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 。”可见无论是在洋务运动中兴办的军用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目的都是为了会获得洋枪洋炮来武装自我血腥地镇压农民起义借以保存封建政权的残骸 。因此洋务运动在政治上是反动的 。实际上事实也是如此我们能够从太平天国的失败中看出这一点 。就连创办近代学堂和选派留学生也是为了培养维护封建统治的人才 。创办的海军更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当然洋务运动还有对付外国侵略之意但这是无法改变洋务运动的本质的 。
3 。从发起洋务运动的阶级来看洋务运动是由封建地主阶级发起的 。
应对内忧外患的境地清政府内部开明的地主阶级当权派如奕、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人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武器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但是相对于顽固派而言洋务派的先进性也只是局限于此而已 。在维护封建纲常和统治秩序方面洋务派比顽固派有过之而无不及 。洋务派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企图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仅仅透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来实现富国强兵其结果必然是事与愿违这也是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 。
4 。从在洋务运动中兴办的企业性质来看洋务运动带有明显的封建性 。
在洋务运动中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起来的军用工业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和买办性 。洋务派创办军用工业的目的直接为了军火的使用价值即以优良的火器武装自我来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 。半殖民地的清政府对军火生产的控制巩固了自我的政权同时也扩大了地方疆吏的实力起来封建割据的作用 。这些都继承了封建传统 。军用工业无论是在经营生产和技术方应对外国侵略势力有依靠性 。之后以“师夷长技以求富”为口号兴办的民用工业也是为了解决军用工业原料、资金、运输不足的问题 。在经营管理方面有些军用工业甚至直接采用士兵生产企业内部等级森严官僚之风盛行 。民用工业也是采取“官督商办”的形式企业难以自由发展这严重的压制企业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
由上能够看出洋务派的最根本的目的是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洋务运动是一场封建政府的图强自救运动 。
二:洋务运动还是一场近代化运动 。
1 。洋务派透过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在企业内部采用大机器生产方式为近现代企业的经营生产积累了必要的经验也为我国的近代工业培养了技术人员 。以“求富”为口号的民用工业部分产品投放到市场“与洋人争利”在必须的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侵略 。如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井 。湖北官织布局开织后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十万多匹 。中国资本能挫败洋商这在当时曾被视为“创见之事” 。由于洋务派在中国封建制度下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必然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这是不以洋务派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洋务派办民用工业为了解决资金问题采取“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吸收私人资本 。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资本主义因素 。从70年代开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资于近代民用工业最后使中国有了一点先进的生产潜力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就促进了资产阶级的出现和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中国的工业近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