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库切为她兼职翻译,透过猴面包树看见非洲大陆的记忆与生存

J.M.库切为她兼职翻译,透过猴面包树看见非洲大陆的记忆与生存
文章图片

文学探照灯 | 今日看点(点击查看)
村上春树新小说集的叙事策略 | 读库新库房为行业试水智能化 | 科普读物《飞碟探索》杂志宣布复刊 | ......
《去往猴面包树的旅程》近日由后浪出版公司出版,这本书是一场扣人心弦的私密独白,“我”在紊乱的时间和散落的场景中追忆,对个体及人类命运进行了一次虚构的拷问 。在“我”狂热的回忆中,每段记忆都具有相同的重量,既拥有孩童般的纯真又拥有苦难和失落的真实 。
作者威尔玛·斯托肯斯特罗姆是一位南非作家、诗人和演员,是使用南非荷兰语(阿非利堪斯语)写作的重要女性作家之一 。《去往猴面包树的旅程》是国内首次引进她的作品 。
同时,这本书是中英双语版,特别收录诺贝尔文学奖得主J.M.库切的英文译本 。库切的紧凑行文,对复杂文本的克制渲染使读者拥有独特的阅读体验,而中文译者李斯本的翻译则呈现出一个新的中文版斯托肯斯特罗姆 。
[南非] 威尔玛·斯托肯斯特罗姆 / 著
J.M.库切 / 英译,李斯本 / 中译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5月版
2020年5月,译者李斯本为此书列出了几点导读主题,而后与这本书的出版相关的工作者:巫莎莎、宁天虹、蒋茵迪也一起参与进来,最终共同完成了一篇意见不一、相互启发的对谈文稿,现本报经授权选摘刊登 。
数个夜晚,也像数次去往猴面包树的篝火夜谈 。他们从这部小说的背景聊起,谈到了书中非洲真实的自然和文化元素与“寓言小说”的关系;然后讨论了以破碎的殖民地语言书写和讲述自身的困难,以及书中奴隶女孩总是提到的“时间之谜”,从人类文明的苍凉引至个体存在的困局,有和斯托肯斯特罗姆一起瞭望文明时感到的哀愁,也有为百代过客投身其中的努力所打动的静默 。
01
遥远的共通性
李斯本:可能需要先说明的是,这本书虽然笔调虚幻,但是书中的自然、地理元素都扎根于真实的世界:用鸵鸟蛋壳储水的布须曼人,南非语里称之为kopje的怪石山丘,内陆深处记录史前人类狩猎生活的岩壁画,包括稀树草原上的动植物,甚至水晶山,沙漠之城都并非异想天开 。事实上那些山丘和岩壁画非常著名,南非的读者可以立马有所联想,但是非洲以外的读者可能会误以为这些都是想象 。
巫莎莎:没错 。这是一个作者精心梳理、构建于真实地理元素上的寓言世界,我想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故事的分量 。
比如,如果从南非东海岸(我们假设它是达伽马的船队曾停留过的德班)出发,一路北行深入内陆,面前将横亘着图盖拉河 。德班附近有着如今的伊西曼格利索湿地公园,离岸不远就有大片的沼泽 。比如,开罗被称为沙漠之都,从赫尔格达沿红海去往开罗的海滨路拥有“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的著名景致——火焰指的正是红色沙漠 。而埃及西面,拜哈里耶和费拉菲拉绿洲之间的白沙漠上,有着一座水晶山 。再比如,布须曼人居于稀树草原地带,身材矮小,讲一种靠弹舌发声的语言,用鸵鸟蛋壳储水,有着绘制岩画的传统 。而他们最北的分布区域只到坦桑尼亚——仍在赤道以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