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品读古诗意象( 三 )


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让学生的质疑问难成为课堂的源头活水,给课堂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活力 。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我一般遵循如下 “三步曲”:先学会提出一般性问题,然后逐步过渡到会对教材提出一些“理解性的问题”,进而能提出一些更有“探索性”的问题 。
在教学中巧妙设问让学生充分地质疑问难,有利于创新阅读教学方法、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五、以“情”为导,读悟写结合,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关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
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朗读与感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做到以“情”为导,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
1、以“情”为导,读中品悟,积累内化语言 。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
”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阅读,对文章内容的感悟更深,语言文字的训练就更有效,结合语言想象的画面更清晰,课堂学习的质量就更高 。
读即朗读,悟即品悟,朗读和品悟相辅相成 。
熟读、精读之后,方可在心中感悟到语言的艺术之魅力 。
在教学中,我采用“读书三步曲”,首先要求学生读正确,读流利;第二步则是读出情感;第三则要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
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读书,实现了师生与文本、与作者心灵交流,这样的读才有实效 。
在教学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课《迷人的九寨沟》时,我设计了如下合作细读、整体感悟的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自主学习,了解九寨沟迷人在什么地方 。
接着,四人小组合作展开研讨,小组长带领组员根据各自初读课文的体会,说说“九寨沟真是迷人的人间仙境”的理由,一起读读有关句子或段落,读后由小组成员简单评议 。
最后,全班集体交流、反馈学习成果 。
2、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
阅读是写作之母 。
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让学生从对课文的品读上积累写作素材,从教材中学会作文方法,使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
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实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 。
古诗中的快乐作文300字 如黛,沙如风,山还是那隐隐的青山,还是那沉淀的中华文明的青色 。
五千年的文化传承,如一壶香茗不知不觉得沉醉 。
不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却已在灯火阑珊处 。
”解落三秋叶——风 逐舞飘清袖, 传歌共绕梁 。
动枝生乱影,吹花送远香 。
“谁见过风?你没有,我也未曾见过,但每当大树点头鞠躬,那便是风的行踪 。
如果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大漠,那边是风飞奔在漫天黄沙里;如果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浩瀚长江,那便是风遨游子猛浪湍旋中 。
风使无影无踪的,走到哪里,停到哪里 。
正式那句“*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
百花红紫斗芳菲——花“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
”古诗词吟唱了最后一曲,从容离开,成就了一曲《葬花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
”诗圣杜甫写下了令人魂牵梦绕的《江畔独步寻花》而有在江南另遇李龟年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
”瑟瑟西风,满地菊花寒香来 。
正是那幕“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辉煌绚烂不由得使诗人黄巢吟叹“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
”林盖白色一片——雪“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
”路边赛著名诗人岑参写下“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的大雪纷飞 。
描绘了“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往里凝”的八月飞雪奇景 。
更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烂漫奇异 。
天涯共此时——月李太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
”自古拖月寄情 。
思乡之情远隔一方,正是“我寄愁心与明月”这样的苦苦思念,把所有的哀伤,忧叹融入到月色中 。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
”四海之内,月下当空,月夜思乡,月光如水 。
又逢中秋佳节,秋露打湿了月光,想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水家 。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