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摸鱼儿》赏析( 六 )


这首词有着鲜明的艺术特点 。
一是通过比兴手法 , 创造象征性的形象来表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时局的关切 。
拟人化的手法与典故的运用也都恰到好处 。
第二是继承屈原《离骚》的优良传统 , 用男女之情来反映现实的政治斗争 。
第三是缠绵曲折 , 沉郁顿挫 , 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词风 。
表面看 , 这首词写得“婉约” , 实际上却极哀怨 , 极沉痛 , 写得沉郁悲壮 , 曲折尽致 。
分析辛弃疾《摸鱼儿》一词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辛弃疾《摸鱼儿》鉴赏这首词委婉曲折 , 一变辛词常见的豪放 , 反映出辛弃疾艺术风格的多样化 。
对于中国古典文学来讲 , 含蓄的追求是一大特点 。
作者忌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正面道出 , 而读者也当力弃作品的表象 , 而去深入体味 。
这种艺术的形成大概与传统思想中的儒道影响不无关系 。
儒家倡礼 , 主张以礼节制人的情志 , 否则 , 过激的言行便会扰乱社会秩序 。
因此在表达的方式上 , 反对露己直言 , 反映到文学创作中 , 就提出了温柔敦厚的标准 。
道家倡无为 , 主张摆脱一切束缚、包括语言文字 。
只要体道自然 , 则天下大治 。
因此在表达方式上 , 有无言之教一条 , 否定言语的交流功能 。
而它反映在文学上 , 就产生了不着一字 , 尽得风流的审美 。
我们看到 , 尽管儒道两家思想各异 , 但有趣的是 , 它们却殊途同归 , 促进了古典诗词含蓄美的艺术追求 。
意在言外、玩味不已 。
辛弃疾此篇《摸鱼儿》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 值得一读 。
它表面看来 , 是作者在伤春吊古 , 但实际上是作者将自己的忧国之情隐藏在春残花落 , 蛾眉遭妒的描写之中 。
笔法前片全用比兴 , 后片化用典故 。
比兴之法可以暗喻象征 , 化用典故可以借古讽今 。
委曲读来 , 意思层层深入 , 摧人泪下 。
在前片中 , 作者心绪不宁 , 是哀惋 , 是叹惜 , 更是一种迷惘与无可奈何 。
万紫千红的春 , 离我匆匆而去 , 一时万树枝头 , 落花飞红 。
这凋零衰败的景色本就够惨淡的了 , 它怎么能再经得起风风雨雨的几次摧残呢?花是春天的象征 , 我生怕花落春去 , 而希望花儿迟开晚放 , 但这只不过是我的一厢情愿 , 一种幻想而已 。
然而尽管如此 , 我仍心有不甘 , 向春反问:“你且留步!听说海角天涯并无你的归处 , 你能去哪里呢!”春默默无语、依旧悄然离去 。
如果说 , 在人间还有什么春的痕迹 , 那只有画檐蛛网上沾着些的柳絮 , 给我们一丝慰藉 。
后一片中 , 作者愤懑不平 , 是控诉 , 更是一种诅咒 。
据史书载 , 长公主在汉武帝继位上起了很大作用 , 因此汉武帝立其女阿娇为皇后 , 是为陈皇后 。
但陈皇后却骄贵宫中 , 终于因妒武帝宠妃卫子夫 , “挟妇人媚道” , 事发被废 , 贬居长门宫 。
司马相如《长门赋序》里说 , 长门宫内的陈皇后整日愁闷悲思 , 听说司马相如文章天下最工 , 便送去百斤黄金 , 求一篇解愁辞赋 , 即这首《长门赋》 。
后来汉武帝看到此赋 , 遂有所感悟 , 又宠幸了陈皇后 。
这个《序》多少有点夸张其事 , 目的不外乎吹嘘相如才笔 。
因为在历史上 , 陈皇后自废后 , 没有再度被汉武帝亲幸的事 。
正象《长门赋序》的作者敢于不拘泥故事真伪一样 , 辛弃疾此处也来了个大胆生发 , 将前二事按自己的想象融合 , 加以改造 。
他说 , 被冷落的陈皇后 , 本已有了与汉武帝重聚的希望 , 但是由于遭到武帝身边争宠人的妒恨 , 致使佳期无望 。
这个时候 , 纵使陈皇后千金买得相如的生花妙笔 , 也难将自己的脉脉真情传递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