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b股|京东方港股代码

京东方b股(京东方港股代码)
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王东升在一艘渐沉的船上 。
774,北京电子管厂,建国初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
就在酒仙桥 。
1992年,一个万人国企大厂,每个月给职工的5万元粮价补贴和17万元肉蛋菜补贴,硬是拿不出来 。
最后给北京市政府打了报告,请求财政部门帮着掏这笔钱 。
就到了这个程度 。
可以说,水已经淹到了脖子上 。
改革开放后,电子管被集成电路冲得没有人样 。
原来的老牌国企,重点工程,工业大咖,一夜之间就变成了落后产能 。
业务潦倒,774厂把能试的都试了 。
保健营养茶、爽口液、制冷设备、节能灯、出租车公司 。
病急乱投医,特殊时代的特殊荒唐 。
01想活下去,必须改革 。
但推不下去 。
干部老化问题严重,就算把中层干部们都批量送出去培训学习,参观开发区等,最后依然收效甚微 。
培养青年干部,成了救厂的最后一根稻草 。
老厂长张红飚在任期间,重点培养了两个年轻人 。
一个技术出身,毕业后来厂工作,随后送到清华大学读研,读研结束,分别安排着任职了车间工人、分厂厂长、总厂处长;
另一个杭电毕业,选调生,一直在总厂财务处工作,后被要求脱产学习国际金融,并托关系送到香港实习,回来后被提拔为副总会计师兼财务处处长;
1992年,大厦将倾 。市政府和774厂决定再选一个厂长 。
第一个年轻人是首选,对以生产为主的工厂来说,技术和生产背景的干部历来是厂领导的不二人选 。
但连年亏损的经营压力,这位年轻人坚决地拒绝了 。
王东升是二号顺位 。
但他同样对774厂早已满心失望 。
事实上,接到通知那会儿,王东升已经准备“下海”了 。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旗下的中国租赁有限公司向他发出了任职邀约,并给出了“常务副总”的位置 。
领导同事反复劝,但没有用 。
甚至在新班子成员已经被提前公布了,王东升依然坚持要走 。
有一天,被一位老同事劝烦了,王东升直接问到脸上:“我凭什么要留下来?”
老同事回了一句:“就凭让我们的师傅,不再去菜市场捡白菜帮子 。”
这句话彻底击溃了王东升的心理防线 。
最终也彻底改写了王东升和774厂的命运走向 。
他留了下来 。
京东方b股|京东方港股代码

王东升青年时期王东升青年时期
02接手时,王东升向领导们提了五个条件 。
要股份制改造,要取消国企等级制度,要放权,要多出国,要少开会 。
后面四个,是大势所趋,毕竟92年 。
而股改,则成了拯救774的关键手 。
彼时,电子管厂资产负债率高达98%,没有哪家银行愿意放贷,王东升劝说银行将债务转成股份,但银行也不傻,提出必须找到新的投资人,才考虑债转股 。
没人愿意投资这样一家厂 。
走投无路之下,王东升选择向员工募集资金,他带头以最高额度出资5000元 。
最终,2600多名员工凑齐了650万资金,北京电子管厂顺利改制,命百思特网名为北京东方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这是中国第一家完成股改的亏损企业,也是中国最早的“债转股”企业 。
随后,王东升用筹集到的资金又从银行贷到等额的款项,成功把银行跟自己绑在了一起 。
经营未启,王东升先秀了一把财技 。
活下来后,第二个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盈利 。
通过与多家日本、台湾企业的先后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京东方的财务报表越来越好看,合资企业,成为了京东方的主要利润来源 。
但回顾这段时期,京东方上下却认为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
以北京日端为例 。
日端方面400多员工,年销售收入12多亿 。京东方将近5000员工,年销售收入1亿 。
谈判时自然毫无平等可言 。
以下够上,伏低做小的将就,从来都少不了 。
年轻的技术人员也感受到了这种冲击 。
合资之后,京东方派多名职工去日本“研修”,这些大学生在国内时都是天之骄子,过去后,巨大的落差让他们内心备受打击 。
技术上的差距就不说了,大工业秩序和产业文明冲击,瞬间就让各位抬不起头 。
更屈辱的是,时间一长就能感觉到,对方拿自己当“二等公民”看,实在是打心底瞧不起你 。
有一次,王东升去拜访一家日本企业,吃饭时日本部长开始高谈阔论,聊到了中国人和日本的比较 。
中国人不爱洗澡,爱说大话,懒散,无纪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