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读后感如何写?( 六 )


教学就是教师研究怎样教,研究学生怎样学 。《学记》里所彰显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教育者应该时时遵循的 。面对《学记》我们应该常读常新,让我们时时记起那些精辟理论,记住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吧!

《学记》读后感如何写?


《学记》作为战国时代的教育论著,总结了夏、商、周官学和春秋战国时代私学的教育经验,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 。汉武帝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学记》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也深深影响了20xx多年来的中国教育 。特别是《学记》中关于教育目的的阐述,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政策 。
中国土生土长的儒家有着十分浓厚的“入世”思想,从孔夫起,儒士对虚无缥缈的怪力乱神采取回避的态度,所谓“不语怪力乱神”,倡导修齐治平,经世致用 。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在《学记》中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九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受教育者达到“大成”————达到“大成”与否就看能不能“化民成俗”,让“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因此,中国的教育活动带有十分强烈的世俗功利 。特别是隋唐以后,学得满腹经纶,售予帝王人家,成了中国士的人生目标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前一句是知识分魂牵梦萦的追求,后一句是穷愁潦倒时的自我安慰 。纵使旷达如李白、苏东坡辈,受了深厚的老庄出世思想影响,也是以蹭足金銮殿为人生第一殊荣 。
但《学记》把教育看作为是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中国知识分把从政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从垂髫发蒙时开始,就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苦熬苦修,上焉者立志“致君尧舜上”,追求“青史留名”还是值得称道的 。知识分把出仕佐助君主治国平天下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 。不管怎样,这一切,有助于统一知识分的思想,从而有助于统一全体人民的思想,有助于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到社会的主导地位 。中国的封建社会能够苟言残喘20xx年,中国文明20xx年间能薪火不断,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道德传承20xx多年,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没有分崩离析,应该说封建教育制度功不可没 。
不过只是把教育的作用局限在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是十分片面的 。立足过去,是教育天生的一大特点;面向未来,教育却很难做到 。教育总是比较保守的 。特别是儒家,素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传统,总喜欢“白发老章句”,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 。特别是从安史之乱后的中唐开始,中国的封建社会已经日益成为一个烂熟的桃,把教育的作用局限在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往往就是为当前的社会政治服务,而不是为社会政治的发展服务,其消极意义就愈来愈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