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头之道》读后感1000字( 五 )


有人说猎头是一份暴利的行业,在外人看来是这样的,推荐一个人,面试了几轮,入职过保后就是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或者过百的猎头费,确实是太暴利了 。对于老猎或者运气单,有时确实就是这样的,人选看机会,意向特别好,企业又喜欢这样人,这种时候猎头的工作就轻松点 。如果遇到意向不好的,这样的人在行业内又特别少的时候,猎头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首先是明确企业需要的这个人才可能存在于哪些公司的哪个部门,再通过各种渠道找到这个人的联系方式,再通过多次的沟通,撬动这个人的意向愿意跟企业去聊,聊完之后还愿意跟现公司提交离职去新公司,都是工作量很大的工作 。我有个朋友做了一个单子,人选从推荐到面试结束已经几个月了,因为人选是异地,到现在还没完全定下来什么时候入职,历时快半年成一个但,还会觉得暴利吗?就算入职了,还有半年的保护期呢?年初推荐的人,明年才能拿到猎头费,猎头苦你们不懂,嘤嘤嘤!
胡歌
由于高级管理人才,在一个企业内都被放在关键的位置,高管的变动对于企业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是一个上市公司大高管,比方CXO的离职,股价基本都会跌下来 。在外界看来,高管主动离职,说明他可能不看好现有的业务了;被裁掉,说明业务能力不扎实,变相的也说明他的直接汇报对象看人有点儿不准;如果是负面新闻被辞退,负面新闻!!!这样的新闻其实最近挺多的,还是桃色的 。
在看书的过程中,可能因为作者是一个知名猎头公司的老板,所讲的都是对于猎头职业发展或者行业长远发展的思考,对于一直在业务一线的读者可能不太友好,就不停的想,为什么不加点案例呢,为什么不加点案例呢?后来就想通了,之所以有些单子给到猎头,是出于保密的需求,比方替换岗、准备启动某个新项目等等,这些岗位放出来的详细原因,HR都不会告诉猎头,更别提让作者把这个案例写在书里了,就算是不保密的岗位,不经过企业的允许,把企业、职位、人选、沟通过程写在书里也是极不可取的,要知道很多人选看机会,都是在职看机会的 。
【《猎头之道》读后感1000字】书中讲了很多有用的道理,但也些观点跟作者相左: 比方公司花钱给员工培养人脉一说: 猎头行业是有base,有年任务的 。如果其他行业说花钱给员工培养人脉,是可接受的;猎头从业人员背着16、18,甚至24的年任务,base部分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公司里不产生任何收益的职能部门,说花钱给员工培养人脉这一观点就不太站得住脚吧,“人脉”换成“平台”就差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