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赐子诗句( 五 )


清代裘班所编的《普陀山志》载十二景为: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
莲洋午渡莲洋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与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 。
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生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 。
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侯夷人贡,见大土灵异,欲载至本国,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
”莲花洋是登普陀山进香的必由之航路 。
旅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赶上午潮,就能见到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
如遇到大风天,这里则是波翻盈尺,惊涛骇浪,另一番极为壮观的景色 。
曾有渔歌咏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 。
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像狼牙 。
” 短姑圣迹进了佛国山门,往东南约300米处,便是短姑道头 。
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古迹”等字样,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 。
船到短姑道头边,可是靠不了岸,还得用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三尺的小舢板摆渡 。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普陀山住持了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1米,宽8米的石条道头 。
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凡前来普陀山参礼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
相传有姑嫂二人发愿礼佛,几年后凑资买船,渡莲洋朝山进香,船刚泊道头,不巧小姑“天癸”来潮,因自愧不洁,不敢下船入山 。
其嫂短其无福朝圣,遂...
各个地方的民风民俗

【观音赐子诗句】

在京城,除夕,夜子初交,门外宝炬争辉,爆竹竞响 。
年饭用金银米为之,上插松柏枝,缀以金钱、枣、栗、龙眼、香枝、破五之后方能撤去 。
每到除夕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 。
正月初一日,五更起床,焚香,放纸炮 。
这天互相拜访,不问贵贱,奔跑往来好几日,名曰“贺新岁” 。
初一,祀神及先祖,剪纸不断至丈余,供于祖前,谓之“阡张”,焚之 。
正月一日到五日,俗名“破五” 。
按照旧的习惯要吃“水饺子”五日,北方叫“煮饽饽” 。
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就连待客也如此 。
除一般年俗外,庙会则为旧时北京过年的主要习俗 。
除了人们所熟悉的“厂甸”之外,“五显财神庙” 初二至十六 、“东岳庙” 初一至十五 、“白云观” 初一至十九 都是有名的庙会,最富有北京过年的特色 。
闽粤风采 闽南一带乡村过年习俗显得与城市不尽相同 。
乡村农家,房多门多,除了贴春联外,房门两侧还要搁置两株圈贴红纸的连根甘蔗,叫“门蔗”,方言“蔗”与“佳”近音,寓意进入佳境 。
另外,家长率子女围坐炉旁,叫“围炉守岁”,最好通宵达旦守着,据说这是为父母添寿 。
此时,长辈给晚辈分压岁钱,叫“分圆” 。
随着社会进步,闽南乡村一些繁琐的习俗已逐渐被废止了,但农家企盼好年景的风俗仍保留了下来 。
广东:农历年的最末一天称岁除,这天晚上称除夕,潮汕习俗谓之“过年” 。
除夕日外出家人都得赶回家团聚 。
除夕夜全家围炉吃团圆饭 。
饭后大人们给孩童、子女给父母上辈,分发“压岁钱” 。
是晚农家水缸要贮满水,米缸要填满米,灯火不能熄灭,以象征“岁岁有余”、“年年不断炊”的好兆头 。
农历正月初一日称元日,为新岁之首,春天之始 。
天方拂晓喜炮声声,家家户户厅中大桌上,红盘盛满大吉(即柑,柑大于橘,故称大吉)、青橄榄及各式精美糖果,门前张灯结彩,晚辈向上辈敬茶祝福 。
西北劲风 陕西:民风古朴 春节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
除夕到了,贴对联,打醋炭,挂红灯,净院落 。
正月初一,天刚朦朦亮人们便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放“开门炮”,这意味着开门大吉 。
接着,老人们便忙着迎神、接灶君 。
孩子们早都跑出去拜年了 。
关中耍社火,陕北扭秧歌 。
秧歌拜年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 。
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秧歌队每到一户,伞头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自编唱词向主人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