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杜鹃鸟的诗句有哪些?( 七 )


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 , 见莲不分明 。
”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 , 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 , 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 , 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
5梧桐: 梧桐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
如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 , 珠帘不卷夜来霜 。
熏笼玉枕无颜色 , 卧听南宫清漏长。
”写的是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 , 在凄凉寂寞的深宫里 , 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 。
诗歌的起首句以井边叶黄的梧桐破题 , 烘托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 。
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 , 一点芭蕉一点愁 , 三更归梦三更后 。
”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愁思 。
其他如“一叶叶 , 一声声 , 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 ,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等 。
6杜鹃鸟古代神话中 , 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 , 自己隐居山林 , 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
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 , 闻道龙标过五溪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风直到夜郎西 。
”子规鸟即杜鹃鸟 。
起句写即目之景 , 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
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 , 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 。
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 , 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 , 不胜凄断 , 杜鹃啼血 。
”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 , 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 , 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 , 伤心欲绝 。
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 , 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
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 , 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 , 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 , 都以杜鹃鸟的哀鸣 , 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 。
7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 。
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 , 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
如“落照苍茫秋草明 , 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 , 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 诗中的鹧鸪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 。
8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 , 一番秋雨之后 , 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 , 命折旦夕 。
因此 , 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
如唐人骆宾王《咏蝉》起首两句:“西陆蝉声唱 , 南冠客思深 。
”以寒蝉高唱 , 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
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凄切 , 对长亭晚 , 骤雨初息 。
”还未直接描写别离 , “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已充塞读者心中 , 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
“寒蝉鸣我侧”(三国人曹植《赠白马王彪》)等诗句也表达这样的情思 。
另外 , “垂绥饮清露 , 流响出疏桐 。
居高声自远 , 非是籍秋风 。
”在这首诗中虞世南以蝉的形象 , 表现了自己封建士大夫的清高 。
9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 , 每年秋季南迁 , 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 。
10哀鸿: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 。
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ěn , 悲痛)哀鸿思 , 九月无襦淮水湄 。
”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
“哀鸿”一语出自《诗?小雅?鸿雁》:“鸿雁于飞 , 哀鸣嗷嗷 。
维此哲人 , 谓我劬劳 。
”诗歌写使臣行于四方 , 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 , 流民...
征集一些古诗词中的意象,或者好的诗词佳句 深情梦境:梦魂惯得无拘检 , 又踏杨花过谢桥 。
梦随风万里来如春梦几多时 , 去似秋云无觅处 。
颓然醉醒:门隔花深旧梦游 , 夕阳无语燕归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