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中,物象与意象的关系

物象与意象
古代诗文理论中 , "物象"与"意象"是两个较为常见的审美范畴 , 而"意象"更为当代诗论所推重 。
物象 , 原指具体事物的形象或景象 , 如曹植《七启》:"独驰思乎天云之际 , 无物象而能倾 。""物象"一词用于诗文理论 , 见唐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称李白:"予观其壮浪纵恣 , 摆去拘束 , 模写物象 , 及乐府歌诗 , 诚亦差肩于子美矣 。"南宋魏庆之所编《诗人玉屑》卷四谓:"摹写景象 , 巧夺天真 , 探索幽微 , 妙与神会 , 谓之物象 。"可见 , 模写物象所要求的 , 不仅有外观的形似 , 更有内在的神似 。
诗文创作 , 离不开模写物象 , "人心之动 , 物使之然也"(《礼记·乐记》) 。物象的获得 , 不是凭空虚构;凭空虚构 , 是创作不出生动具体的物象的 。陆机说:"伫中区以玄览 , 颐情志于典坟 , 遵四时以叹逝 , 瞻万物而思纷 。"(《文赋》)生活 , 是获取物象的源泉 。但物象并不等同于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物状 , "物象"所指 , 是艺术作品中模写的事物形象或景象 , 它来源于现实 , 又高于现实 , 它浸透着艺术家对生活的独特感受和理解 。《文赋》说:"体有万殊 , 物无一量 , 纷纭挥霍 , 形难为状 。"这揭示了:由于作家才性气质各不相同 , 因而观察事物就有不同的方式和角度 , 出现在作品中的物象也就千变万化 , 复杂多样 , 即刘勰所谓:"物有恒姿 , 而思无定检 , 或率尔造极 , 或精思愈殊 。"(《文心雕龙·物色》)
物象的创造 , 离不开艺术的想象 , 只有借助想象的翅膀 , 才能"情曈昽而弥鲜 , 物昭晰而互进"(《文赋》) 。否则 , 刻舟求剑 , 只能是一堆死物体、死景象 。
物象既离不开艺术的想象 , 同时也离不开情感的注入 , 前者出乎外 , 后者游乎内 。刘勰说:"写气图貌 , 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 , 亦与心而徘徊 。"(《文心雕龙·物色》)物象的色彩和音响的安排 , 取决于作者的主观情感 , 而不是随便的涂抹和搭配 。梅尧臣《答裴送序意》:"安取唐季二三子 , 区区物象磨穷年 。"物象创作之艰苦 , 由此可以想见 。
在诗文作品中 , 物象是通过语言文字而呈现的 。以语言文字刻画模写物象 , 则要讲究一定的艺术技巧 。"物色虽繁 , 而析辞尚简 , 使味飘飘而轻举 , 情哗哗而更新 。"《文心雕龙·物色》)物象的创造 , 要做到既有"味"又有"情" , 就需要文字的熔炼剪裁 。刘勰还说"以少总多 , 情貌无遗" , 所追求的就是超出文字之外的物象之"味"之"情" 。唐末司空图也提出了"象外之象" , "景外之景"(《与极浦书》);清代王士禛说:"咏物之作 , 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 , 不即不离 , 乃为上乘 。"(《蚕尾文》)所强调的不仅是物象的外观 , 而且包括内在的神韵 。这些都是对物象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比物象更高一个层次的是意象 。意象指意义的形象 , 或谓化意义为形象 。在古人看来 , "尽意莫若象 , 尽象莫若言 。言生于象 , 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 , 故可寻象以观意 。意以象尽 , 象以言著 。故言者所以明象 , 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 , 得意而忘象 。"(王弼《易略例·明象篇》)意变 , 象也变 , 故意象非同物象之普通可见 , 而常常显得独特非凡 。"白发三千丈"就是一个典型的意象 , 读者获得的是诗人心中痛苦持久的愁恨感觉 , 所以白发三千丈的"象"就显得次要而易"忘" 。
物象注重于外观 , 故修辞上多运用比喻;意象强调在心内 , 故修辞上常运用夸张 。物象的视角关注是由外及内 , 而意象则更多的是由内向外 。由外及内易陷入摹仿 , 由内而外则需要创造 , 所以元稹的提法是"模写物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