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中,物象与意象的关系( 四 )



诗词创作中如何运用意象技巧 诗歌意境的最小艺术结构单位是一个意象 。
诗歌的写作常常是从作者对生活中某个人、事、景、物、理产生了独特的诗美体验而获得的第一个意象开始的 。
诗歌创作的灵感就是诗歌作者对情感能够具象化 , 主观情志能够文字化的一种突然顿悟和把握 。
无形的情绪突然有了有形的形象 , 抽象的观念突然有了具象 , 这使得诗歌作者的心理结构和语言结构有了豁然的改组更新 。
这种诗歌的写作灵感有短暂性、突变性和不可重复的特点 。
诗歌灵感出现后 , 应迅速准确地将灵感体验到的内容及时地意象化 , 灵感体验意象化后 , 应及时准确地将意象化为诗语和诗句 。
这就是诗歌写作“灵感——寻象——寻言”的三个阶段 。
相当多的人不能完成这三个阶段的写诗过程 。
有的人虽有灵感体验 , 但未能及时地将诗美体验化为诗歌意象;有的人在脑海里虽然形成了诗歌意象 , 但不能及时准确地将诗歌意象词语化、文字化 , 这样一首诗仍然活跃在作者的脑海里而不能物化成形 。
诗歌中的意象到底是什么?举个例子 。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
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 , 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 , 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
中国传统诗论实指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 。
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 , 是对生活的再现过程 。
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 , 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 , 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某种感情色彩 , 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 , 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 , 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情色彩 。
?意象的运用自然因人、物、时、情的不同而不同 。
总体观之 , 营构意向的方法可分为三类:赋、比、兴 。
? 赋 , 即平时所说的直写其事 , 某一物象在作者看来已经具备了能够表达他的情感的特质 , 便直接加以运用 , 使这一个意象直射出感情来 。
这类意象在我国的诗歌创作中是十分常见的 , 如选入课本中的辛弃疾的词《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 清风半月鸣蝉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听取蛙声一片 。
”可以说全词都是铺陈意象 , 以一连串的意象直接勾画出一幅恬静的乡村夜景图 , 描写景物不着一情字 , 但又处处可见那浸润其中的作者之情 。
? 比 , 即我们常说的打比喻 , 通过不同的方式将作者的感情比做它物 , 或明喻 , 或暗喻 , 或象征 , 把自己的情思直接喻为人或物 , 使之具有人或物的特征 。
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 , 朝如青丝暮成雪” , 就是将青丝、雪这样的意象直接拿来比喻头发 , 从而使读者的联想一下子清晰起来 , 明朗起来 , 生动起来 , 给读者以无比鲜明的感受 。
舒婷的诗“我是你额上破旧的老水车”一句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 原因就在于用老水车这一意象来象征“我”与祖国的某种血肉联系 , 从而使整首诗作细腻而含有丰富的象外之意 。
? 兴 , 就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兴必须依附于某一事物 , 要有一个能引起兴的具象 , 然后使这个具象渗透进作者的感情 , 从而营造一种意境 。
创作中白描的使用往往就可看作是一种兴 , 如臧克家的诗《老马》就是典型的例子 。
诗人用白描的手法 , 塑造了一个老马的形象 , 它让大车“装个够”“横竖不说一句话”“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 它只是把头“沉重的垂下” , 在这里 , 老马已经是一种象征 , 是一种直接的兴起对象 , 作者以这个形象来寄托不屈的民族个性和作者的赞美之情 。
所以 , 兴这种创作手法是既省笔墨又含义深刻 。
诗歌主要靠意象来构成诗的意蕴 , 而诗歌中意象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
? 并列式组合 将有关的几组具象罗列出来 , 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是并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组物象 , 从而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