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词中,物象与意象的关系( 七 )


用于诗歌创作 , 指从侧面着意描写 , 作为陪衬 , 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 。
(二)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 。
(三)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 , 使用典故 。
古诗很讲究用典 , 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 , 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 , 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 , 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 , 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四)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 运用在诗歌当中 , 也称比兴 。
(五) 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 , 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 , 却符合情理 。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 , 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
扩展资料: 写作方法 , 也叫表现手法 , 是指在文学创作中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和技巧 。
包括:托物言志(托物喻人)、欲扬先抑、衬托(烘托)、夸张讽刺、借景抒情、前后照应、对比等 。
修辞手法 , 也叫修辞方法 , 是指在写作过程中 , 对所使用的语言进行修饰、加工、润色 , 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
包括:比喻、排比、拟人、夸张、借代、反问、设问、对偶、反复等 。
参考资料:写作手法-百度百科...
中国古诗词中的“月” 唐诗中月的意象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曾指出 , “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 , 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 。
”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意象之于诗歌无疑是关键的 , 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 , “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 , 也只有“特征”的东西 , 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 , 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 。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 , 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 , 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
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 , 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
先秦已有“嫦娥奔月”的传说 , 先秦故人曾通过“月出皎兮 , 月出皓兮 , 月出照兮”分别发出了“劳心悄兮 , 劳心骚兮 , 劳心惨兮”之叹 , “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明月何皎皎》以“明月”演义出一代复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 。
而“披月踌躇”、“揽月自赏”、“望月凝思”、“抚月痴想”……这些从古籍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 , 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 。
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 。
“三五明月夜 , 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气至》) , 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 , 是美的烟波 , 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 , 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 。
月在唐朝中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 据学者统计 。
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 , 也就是说 , 李白每写三首诗 , 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 。
李白最爱月 , 李白之死 , 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 。
“李白著宫锦袍 , 游采石江中 , 傲然自得 , 旁若无人 , 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
”(唐·王定保《摭言》) , 尽管后人考证此说不可信 , 但李白为伟大的月光诗仙 , 却是毋庸置疑的 , 月里更洁 , 月里更黑 , 人生有时 , 月光无极 。
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常是一卷在手 , 餐风饮月 , 月下窗前 , 精心细品 , 或惑之 , 或寄之 , 或怀之 , 或思之 , 或忆之 , 沐一身月辉 , 纳一空月光 , 旨趣益远 , 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 , 法自然天趣 , 得万物之灵 。
由此 , 月与诗人构成了千载佳话 , 万世景观 , 同时也造就了唐诗的盖世名声 , 在唐代 , 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月的激扬、推动和烘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