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用毛泽东诗词作对联

19xx年3月21日的《光明日报》4版,刊出了郭沫若的《毛主席诗词集句对联》 。这些集联长长短短,排版出来错落有致,加上精细边框,显出一种别样的美感 。郭沫若集毛泽东诗词对联,并非突然兴趣所致,而是有一个逐渐的过程 。1961年12月,郭沫若到端州七星岩湖畔的桂花轩参观,轩门外,就有集毛泽东词句的一副楹联:
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 。
上联用的是毛泽东在1934年夏天写的《清平乐·会昌》词中的句子;下联集自1936年写的著名词作《沁园春·雪》 。这两首词虽写作时间、词牌均不相同,可将内中的句子集成对联后,却十分贴切 。郭沫若见到此联后,大为感叹 。由此引发,他立即写出一首七律《题桂花轩》,在诗中将这副联含了进去:
我自双源洞里回,桂花香处一轩开 。果然风景这边好,如此江山何处来?水剪西湖千匹锦,山移阳朔几尊。岁阳时节如初夏,紫贝天葵酌满杯 。1963年6月,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的一处名为玉泉的地方,重修了一座得月楼 。楼建成之后,当地管理部门写信给郭沫若,希望他能够为此地撰写对联 。在这封信中,他们还将自己集的一副毛泽东诗词句联附上,希望郭沫若能为之书写:
春风杨柳万千条,风景这边独好;飞起玉龙三百万,江山如此多娇 。巧的是,这副联的后半部分,就是1961年时郭沫若在端州见到的那副联,只是这里又在前面加上了两句 。郭沫若当即将对联书就,并在这副联上作了如下说明:“玉水龙潭得月楼落成,地方领导同志集毛主席词语四句为联,嘱为书出 。一九六三年六月二十五日书就,寄自北京,心向往之,何日得能一游耶?郭沫若书 。”
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毛主席诗词》 。这次成集,与先前出版相比,有十首诗词为首次刊布 。这当然也触发了郭沫若的灵感 。他便陆续着手,边读边集,形成了这二十六副别开生面的集联 。这批集联,形式和内容都颇为多样 。从形式看去,有诗句对诗句,有词句对词句;亦有诗句对词句;有单句对,也有复句对……不一而足 。如:
飞雪迎春到;心潮逐浪高 。
这是一副集词句联 。上联集自毛泽东1961年12月所填《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下联集自毛泽东早年所填《菩萨蛮·黄鹤楼》最末一句 。郭沫若随之又在此基础上,再集一副联:
江山如此多娇,飞雪迎春到;风景这边独好,心潮逐浪高 。这上下联的前半,正是郭沫若在1961年在端州七星岩时所见的集句联 。这里郭沫若将它们进行了调整,将上联作了下联的首句,下联提上作了首句 。总体上说,这副集联,形式完美,意境浑成,堪称绝佳 。当然,最初集出此联者,亦必定是深通诗词、对联的渊博高手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鱼翔浅底,鹰击长空 。此联上联集了一首词的连续两句,又以别一首词的两句对之,既流畅,又造成时空重组,意境为之一新之感 。上联集自《沁园春·雪》,下联集自毛泽东早年的《沁园春·长沙》 。为了照顾平仄,下联两句将原词位置作了前后调整 。集自同一首词,也是连续两句对应的,还有这样一副: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一副联,全集自《沁园春·雪》 。此集联,内容恰成古今对照之势,是对联中常见的对比之法 。难得的还有上下句的首字,也对得十分恰切 。因为这种句式颇不容易寻到这么碰巧的对应字眼 。词与词句间集成的,还有这么一副:
千秋功罪谁评?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万里长江横渡,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此联上句,集自《念奴娇·昆仑》一词,是融会了两句的意思而成:“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后两句,集自《沁园春·雪》的连续句子 。下联前句,集自《水调歌头·游泳》,后两句同样出自《沁园春·雪》 。这副集联,句子虽长,但气象宽阔,意味深长 。以诗句形成对联的,郭沫若也集了不少 。例如:
梅花欢喜漫天雪;玉宇澄清万里埃 。
联的上句,集自《七律·冬云》,下句集自《七律·和郭沫若同志》 。这副联,上下意境颇为切合,联合一起,形成一完整意象,是很好的集联 。诸如此类的诗句集联还有:
独有英雄驱虎豹,敢教日月换新天 。
上联集自《七律·冬云》,下联集自《七律·到韶山》 。这副联的组合,内容还是十分切合的 。内容形式较好的集诗句联还有这么几副:
中华儿女多奇志;人间正道是沧桑 。三十一年还旧国;百万雄师过大江 。红旗卷起农奴戟;曙光初照演兵场 。第一联首句集自《七绝·为女民兵题照》,下句集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第二联首句集自《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下句亦集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这副联上下内容反差较大,似不十分洽谐 。第三联上句集自《七律·到韶山》,下句集自《七绝·为女民兵题照》 。内容落差较大,因而显得意境不特别完满 。说起来,还有一部分诗词句并举的集联,有很不错的内容和意境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