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相对于诗而言,词的总体风格有咋样的特征( 五 )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
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
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
...
结合作品 分析第三代诗歌的总体美学特征 从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诗歌界呈现出群雄并起、众语喧哗的局面 。
因此,要在如此纷纭复杂的诗歌现象中梳理出先锋诗歌的流派特征与内在关联来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
不过,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的中国诗歌史还是一段“纷扬”的历史,许多事实和现象至今仍处于未完成状态,还没有最后沉淀下来,定型下来,加上其间出现的不少诗歌流派总体特征并不明显,更缺乏有说服力和影响力的诗人诗作,这样,对所有流派的全面统摄和逐一阐述,既存在一定的困难,也意义不大 。
“第三代”诗、应该说,这些流派和诗人是能代表这段时期中国新诗的创作水平的,他们所提出的诗学主张,体现出的创作倾向,以及暴露出的缺点和弊病,在八十年代中后期的中国诗歌史上都具有典型性,因此,对它们的重点分析与阐释,是能揭示出朦胧诗后中国先锋诗歌的发展态势与美学特征,还原出这段特定时期的诗歌历史的 。
由于八十年代中后期的先锋诗歌是在朦胧诗的影响和启发下生成的,它们(第三代诗歌)的创作倾向与美学特征时,始终突出和强调了朦胧诗这个特殊的语境,始终注意将朦胧诗后的先锋诗歌与朦胧诗进行比较与对比,从比较与对比中归总出先锋诗歌的诗学特征来 。
朦胧诗是二十世纪中国新诗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它的历史功绩是巨大的 。
朦胧诗的历史功绩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方面,它以新的美学原则与不俗的创作成就,扭转了新诗在长期左倾思想影响下所导致的审美效能的衰微与艺术精神的沦丧等颓势,改变了新诗在人们心目中所造成的不好印象,重新树立了中国新诗的美学风范,给新诗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它又以先锋的意识、反抗的姿态、容涵古今的眼光,启示着后来者去大胆创造与超越,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
朦胧诗是“说不尽”的 。
以朦胧诗为背景来阐述其后的先锋诗歌,这既是研究对象本身具有的历史特性所决定的,也有利于以朦胧诗为参照,对它们所达到的艺术水平、具有的诗学价值作出恰切的评判和定位 。
“‘第三代’诗的崛起是因为对朦胧诗停滞局限的反动,以张扬个体心灵为主旨的朦胧诗契合了一个时代怀疑、悲愤、亢奋、觉醒的整体心态,恢复了诗歌情感哲学的生命,因而“出尽了风头” 。
但是,随着时光推移,社会“天气”的日趋晴和,仍然耽于咀嚼心灵潮汐、频频哀怨感伤、构筑自然童话的精神天地,进行贵族化的精神操作,在凡俗或严峻生活的冲击面前显然有些天真矫情、不合时宜了,时代语境的迁变导致了朦胧诗创作策略的落伍,“第三代”诗人起而代之成为了势所必然 。
作者的这段分析是很精彩,很有见地的 。
再如阐述90年代“个人化写作”理论的提出,作者概括地分析道,90年代以前的新诗皆可视为意识形态写作,“就是推崇个人、意欲重建‘个人话语空间’的朦胧诗也没能逃脱意识形态写作的窠臼”,并在此基础上得出结论:“个人化写作”是对新诗,尤其是“十七年”以后的意识形态写作和80年代包括政治诗、文化诗、哲学诗在内的集束性写作做定向反拨的结果 。
这样的概述较为准确,富有历史深度 。
论及女性主义诗歌的流派特征以及在当代诗歌中的先锋性意义时,“自朦胧诗人舒婷开始,女性主义诗歌就一直参与新时期先锋诗歌的创造,写作历史横贯先锋诗歌的进程始终,它到诗坛流派纷纷解体的90年代成为依然进行集团式写作的劲旅 。
它虽然从来不打旗号,但却是具有流派性质的创作群体 。
”将隐性的女性主义抒写提炼为一个时代的重要创作倾向,显示了作者敏锐的学术眼光和深厚的理论穿透力 。
一切有意义的比较都是为了达到正确认识事物的目的,比较的方式也因此总是把生疏的事物同自己熟悉了解的事物相比 。
以朦胧诗为背景来论述其后的诗歌形态,用朦胧诗这面镜子来鉴照“第三代”及以后的先锋诗歌,得出的结论自然是稳妥真确,切合实际的,读者就能信服和接受 。
- 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说的真好)
- 你说咱俩亲不亲●改天请你喝酒
- 过年之后,请把这四种内耗,扔出去
- 生活不易,但请干杯
- 请给哀伤一把椅子
- 人到晚年,请过“高配生活”,富养自己
- 新婚|新婚第一年是不是邀请女方家长吃饭
- 中年以后,请过低耗的生活
- 请叫我第一名读后感摘抄
- 百年难得一见的好文,看懂的请给下一个人!(此文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