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四 )


二、教学内容
我们首先来了解文与可为何许人也?他是苏轼的表兄 , 比苏轼大18岁 , 名文同 , 字与可 , 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人 。文与可善画竹 , 是当时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 。这篇文章即交代了文与可相关画竹的理论 , 及围绕“画竹”一事作者与表兄文与可之间发生的几件趣事 。
指导学生阅读注释① , 了解题解的含义 。然后老师读第一段 , 读完后 , 给学生两三分钟的思考时间 , 让他们说出这一段中出现了哪些成语与典故 , 有哪些字词的含义不够明确 。然后老师进行着重分析 。
(1)分析字词 。“竹之始生 , 一寸之萌耳” , 第一个“之” , 放在主谓之间 ,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第二个“之” , 是结构助词 , 含义“的”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 名词作状语 , 蜩腹蛇腹 , 像蝉破壳而出 , 蛇腹长出鳞一样;剑拔 , 像剑拔出鞘一样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 “乃”意为“却 , 竟然” , 为副词;“为” , 意为“描画 , 勾勒” , 作动词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执笔熟视 , 乃见其所欲画者 , 急起从之 , 振笔直遂 , 以追其所见 , 如兔起鹘落 , 少纵则逝矣 。与可之教予如此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即来源于此句中 , “少”是通假字 , 通“稍” , 意“稍微” 。“予不能然也 , 而心识其所以然 。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 , 内外不一 , 心手不相应 , 不学之过也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 , 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 , 岂独竹乎?”这一句主要讲了“心手相应”的道理 , 明确产生心手不相应的原因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 , 解牛者也 , 而养生者取之;轮扁 , 斫轮者也 , 而读书者与之 。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 而予以为有道者 , 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 , 故得其意而已 。若予者 , 岂独得其意 , 并得其法 。”这一句里讲了两个典故 , 即“庖丁解牛”与“轮扁斫轮”的故事 , 最后一句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理解文与可的画论 。
(2)理解第一段所讲的内容 。第一段主要讲了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 , 即第一层由竹说起 , 提出画竹应当成竹在胸(指出众人与文与可画竹的不同 , 文强调“故画竹 , 必先得成竹于胸中”);第二层写到作者自己学习文与可画论的心得(指出需“心手相应”的结论);第三层评价苏辙的看法 , 表明自己比弟弟更能理解文与可的画论 。该段主要阐述了文与可的绘画理论 , 谈到自我艺术实践的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