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独自一人》读后感锦集( 八 )


克拉拉·马尔罗(Clara Malraux)对此有精到的评价,她认为这一剖白“ 本该在女性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第一部由一个不驯服的女人写成的书;如男性目光一般准确,目光所及,亦敌亦友,没有分毫奴性 。……是一部带着简洁的忧伤的书,直面死亡,直面装出一副权威态度的男性的弱点,一部充满尊严的书” 。
《让我独自一人》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至今将近一个世纪 。
三十年代初,法国还没有完全被拖入战争的旋涡,但是新一代的小说家已经感受到了危机的临近 。超现实主义、塞利纳、马尔罗,等等,尽管是以不同的方式,但都宣告了和瓦莱里、纪德、普鲁斯特等上一代人的决裂,他们的作品显然更关注社会现实而不是文学现实 。
看得出来,肺结核就像是一道特殊的屏障,既将索瓦若与喧嚣的生活隔离开来,也将她隔离在本应该属于她这一代人的写作之外,使得索瓦若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还停留在两代人的中间地带:她既不赞成后一代人对危机过分夸大,面对真正的、个体意义上的死亡——虽然超现实主义或者荒诞派笔下具有夸张意味的死亡很快就在战争中变成了现实——也没有就此停留在前一代人的文学自恋之中 。形式的革新在索瓦若笔下没有任何故意为之的痕迹:例如不同人称叙事的交织使用,梦境与现实的出入自由;而作为主题的爱情在这里成了一个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入口,最关键的仍然是两千多年以前就刻在阿波罗神庙上的那句箴言:认识你自己 。
这也许是过去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让我独自一人》仍然没有失去价值的原因之一吧 。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发生了很多事情,除了残酷的战争以外,应该都是索瓦若没有看见、也无法预见的 。链霉素的发明,使得肺结核早就不再是轻易就能夺去生命从而也夺去爱情的“白色瘟疫” 。战争爆发了,又结束了 。但是,永远不会有一劳永逸的结束,人类还是一次次因为同样的贪婪,将自己裹挟进任何性质的秩序都解决不了的灾难里 。人类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又亲手炮制了一个又一个的灾难 。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今天,以为自己已经无比强大的人类万万没料到的是,另一种侵袭肺部的“瘟疫”会猝不及防地跳出来,警告人类,你离“认识你自己”还相距甚远 。
我们不用再重复什么“神的惩罚”之类的不着边际的废话 。索瓦若在留下的不多的文字里也奇怪地做出了某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回答 。在对《最后的晚餐》的评论中,她谈到自己对这幅画作的不喜,掺杂着奇怪的忧伤:
没有神能够指引我们,无论归根结底是谁的子民,人类注定是孤独的 。这是索瓦若在《最后的晚餐》里读到的信息,也是她从“被分手”的爱情中得出的结论,又何尝不是人类在历经灾难之后可能得出的普遍适用的结论!然而也正因如此,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让我独自一人》:人类终将孤独的结论并不妨碍我们用尽一切气力找寻不孤独的可能,哪怕只是暂时的 。这应该就是索瓦若提到那则日本传说时所想到的吧 。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