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8秒的读后感大全( 五 )


8秒能发生什么?8秒钟能做什么?8秒能跑出去多远呢?
据说鱼的记忆只有8秒,这就是鱼的一生 。主持人华少8秒能说170个字的广告语,而我们正常人8秒语速大概是20-40个字 。8秒百米飞人博尔特能跑出去80多米,而正常人大概只有30-50米 。
8秒钟
2015年,微软对注意力的持续时间尽心了研究,结论是……?
“现在你的注意力持续时间比金鱼的还短……只有8秒钟 。”
这样的结论大部分是要反驳的,然而事实上确实这是真的 。当我聆听一场演讲、一次会议、与别人交谈的时候,如果没有快速的获得重点,人的专注力大概真的很短很短了 。
如何高效的抓住讲话的关键点,我最近看了这样一本书《关键8秒:高效说服的秘密》,我从来没有看过哪个作者不希望读者把自己的书从头到位读完的,但这本书的作者保罗·赫尔曼却说:“不一定用传统的从头到尾的方法来读,你要快速,你只要8秒 。”
“聚焦”不仅意味着少说话,还要设计出引人注目的信息 。“变化”意味着要“略有”不同 。
“存在感”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有些人说话你就是喜欢听,而其他人讲话你就不愿意听 。
《关键8秒》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出发,解决如何获得倾听、如何被别人记住并达成目标 。这在我们讲话、汇报以及演讲中极为重要 。
这是一本方法论的书,你可以跳过其中任何一节,抓住自己的需求点 。其实本书第一章:<通过“聚焦”吸引注意力>就很值得一看:“如果你要表达重要的观点,不要故弄玄虚或是故作聪明……直击要点 。”见过太多冗长的会议、对话,说不到重点, 如何设计一条其他人能够听到、能够记住并能让你获益的消息?一种解决方案就是:少说话 。想听什么就给他什么,尽量做减法,简单精练才是讲话的艺术 。第二个方法:快速聚焦法;我么要做到,目标陈述、主要信息和行动力号召 。第三个方法:文字;文字是消息的原材料,因此我们如何组织好语言(无论是讲话还是书面文字)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
接下来的第二章<通过“变化”吸引注意力>和第三章<用存在感吸引注意力>中,我们来说一说解释一切的最简单的方法 。那就是类比,使用类比可以避免“知识偏差” 。对一件事了解越多,你解释起来越差劲 。这就是所谓的“知识偏差” 。你忘记了对它一无所知、从零开始的感觉 。这个时候你需要一个类比,就很容易的解释一件事务,我觉得这是我从未使用过的方法,在未来的生活中,我要试试,帮助听众想象,事情将会变得容易很多 。
读这本《关键8秒:高效说服的秘密》,关键在于学习书中的几种方法,运用到生活和工作中,哪怕只有一种,也是很大的收获,重要的是我们要去不断的练习,放手去做,相信自己 。我们是不是能在演讲的8秒内抓住听众的思想,是不是能在8秒内阐述清楚自己的表达,这个不是当务之急,从紧开始,投入时间、经历和练习来提升自己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