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游戏的读后感大全( 二 )


《了不起的游戏》读后感(三):解读“京剧”需要有一个合适的人
京剧作为传统戏曲的代表,如今已被作为“国粹” 。但另一面的实际情况却是:京剧正在毫无悬念地衰落,几乎成为“化石”级别的存在 。京剧确实是“美”,代表数百年中国戏曲传统的顶峰,但当下已经没有多少人了解京剧、欣赏其美,等到当下这一代人消失,京剧很可能就彻底失去了观众 。回首京剧百年,发生了很多“故事”,承载了中国文化中与西方文化碰撞中的各种争议和实验,其激烈程度大概仅次于中医 。
如何欣赏京剧之美,如果揭示京剧作为表演艺术的特点,如何看待百年变迁中的种种演化,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 。能够就此课题形成自己的观点,尤其能够给出系统论述者,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纵向追踪,对传统京剧有深入浸染,并延续到现代京剧艺术形式的探索;横向比较,要具备两方面的比较能力,一个是将京剧放到西方戏剧表演理论中加以比较,另一个是借助于电影、电视剧、文学等不同艺术形式,深入剖析京剧在表现方式的特点 。上述种种,都要同时体现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一方面要有实际从艺经验,避免纸上谈兵,另一方面则要能够进行理论归纳,不能只是讲花边、罗列故事 。
这样的人有吗?有!就是这本《了不起的游戏——京剧究竟好在哪儿》的作者郭宝昌 。大家应该都看过他编导的电视连续剧《大宅门》 。我也是看此书才知道,这位老爷子身上附着的本事还真不只是这一部作品:从小出入戏园子听戏、捧角儿,还正式拜师学艺,下过剧场;正规就读戏剧学院导演系,对当年来自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戏剧理论有深入研究;影视界编导大腕,一部《大宅门》引得众多大明星纷纷争抢出境机会——不知道各位是否记得剧中只有几个镜头的大太监李莲英,那可是张艺谋出演的,尤其是此公还真的执导过一部改编自程(砚秋)派剧目的戏曲电影《春闺梦》,并主导将《大宅门》搬上了京剧舞台 。
此书讲了什么?其中包含很多戏剧剧本知识,大量当年的梨园轶事,如数家珍;对京剧各类剧目的仔细解读,钩沉当年艺人们对京剧这门艺术的种种探索和贡献,挖掘其中包含的现代人已经无法理解的审美和艺术规律 。最关键的,各种材料都不是随意堆砌的,全书包含了一个清晰的框架,力图将京剧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面对最需要回答的一些基本问题,以系统论述做出回答——写过书的人知道,做到这一点殊为不易,和写一篇论文讨论一个问题完全不是一回事 。
全书七章,前面每两章一个单元,最后第七章大体可以作为全书结尾 。头两章是本体讨论,第一章将京剧定位于“游戏”,第二章通过与斯坦尼和布莱希特两大戏剧表演理论的比较,提出“京剧应该建立自己的表演体系”这样一个重大命题 。中间两章是对京剧特有的两个手段做详细讨论,通过“叫好”确立京剧属于“剧场艺术”而非“舞台艺术”,以“观演一体”为命题,说明观众是如何介入表演、影响创作的;“说丑”则专门拿出生旦净丑中的“丑角儿”,进一步展示京剧独特的创作和表演方式,还延及对现代影视剧人物结构的影响 。后两章谈京剧的现代化探索,第五章是京剧这个话题绕不过去的“样板戏”,有褒有贬但特别肯定样板戏的创新,将其视为京剧现代化的一个高峰;第六章则借戏曲电影这种形式,比较电影与戏曲在美学表现形式上的差别以及不可调和的矛盾,剖析此前戏曲电影的得与失,最后将自己的作品《春闺梦》拿出来讲自己的改编创作过程 。第七章提出“京剧到底是国粹还是国渣”这个敏感命题,说明粹在哪里渣在何处,以及如何处理京剧价值观陈旧与现代观剧之教化功能之间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