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关于灵魂的故事

一个关于灵魂的故事
文章图片


这是一个真实的亲情故事 。凡是经历过或了解那个年代的人,都能从中读出辛酸,悟出亲情 。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总结一生的得失,感到最大的幸福是得到了一位好妻子,最大的错误是“文化大革命”中犯的劣行,最大的遗憾是不能得到父亲的宽恕 。
1978年秋,河北保定轴承厂工人吕瑞芬、孟凡民相识相恋了 。令吕瑞芬颇感蹊跷的是:从来不见孟凡民回家,他也从不带她回家见老人 。问他为什么,他总是支支吾吾避而不答 。一天晚饭后,在吕瑞芬的一再追问下,孟凡民向她道出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
01
命运多舛,父子反目成仇
孟树亘曾任国民党144师副师长 。台儿庄大战时,他浴血奋战,获“抗日英杰”奖章 。文革开始后,孟树亘因历史问题受到冲击,其子孟凡民宣布与父决裂,并成为造反猛将 。
有一次,孟凡民所在的造反团体准备召开一场批斗会,批斗对象包括其父孟树亘的莫逆之交、保定市第十二中学教师李湛功 。
李湛功的二哥将李接到家中藏匿,造反派发现他失踪了,到处查找 。孟凡民知道内情,通报给造反派,李湛功很快被揪了出来 。1966年12月,李湛功被折磨致死 。
孟树亘知悉儿子告密后,手持木棒等在家门口,把回家的儿子挡在门外,大吼“滚”,抡棒就打 。此后,孟凡民再也没有回过家 。
02
1980年,孟凡民和吕瑞芬结婚 。父子间矛盾仍在,孟树亘对儿子的婚事一无所知,吕瑞芬也没有去拜见公公 。
1988年秋,孟父心脏病发,卧倒在床 。由于政策一直未落实,孟父每月只能领取极微薄的薪金 。他病倒后,保姆嫌负担加重而工资又无法提高,走了 。老人的生活乱成一团 。
孟凡民夫妇非常着急,孟凡民说:“赶紧帮爸爸再找个保姆吧,工资咱们出 。”吕瑞芬说:“爸爸要是知道是你出的钱,他会同意吗?”孟凡民为难了:“那怎么?”吕瑞芬对孟凡民说:“我倒有个主意 。爸爸不认识我,我就去他那儿当保姆吧 。”孟凡民怔了半晌说:“可琳琳刚4岁,你咋离得开呢?”吕瑞芬说:“琳琳可以暂时放在天津她姥姥那儿 。”孟凡民还是有点儿犹豫,吕瑞芬说:“凡民,我知道这些年你心里很苦,就让我为你做点儿事吧 。”
第二天一早,吕瑞芬来到公公家,说:“听说您这里需要保姆,我想得到这份工作 。”老人说:“我收入有限,工资不高,你愿意吗?”吕瑞芬说:“我是外地人无依无靠,在您这儿有吃有住就心满意足了 。”老人说:“那你就留下吧,什么时候你找到合适的工作,想走就走 。”这是吕瑞芬第一回面对自己的公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