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传统文化精神 对书法的内在支撑力( 二 )
在注重形式表现的“展览时代”表现传统文化精神,最重要、也最根本的,是提升书法创作主体——人的传统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乃至人生价值观 。一方面要加强对传统书法乃至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另一方面要对时代有一个准确认识,并对创作传承与新变有适度把握 。当代书法重视技术,但更需要知识的厚度与思想的深度,若再提高一个层次,就要有艺术的境界与人格的境界 。技术、思想、境界此三者缺一不可 。
伴随着最近四十年来当代书法繁荣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许多值得书法界认真思考的问题 。展览机制使当代书法创作追求形式对视觉的冲击力、追求形式的不断新变 。作品的可视性取代了可读性,设计性湮没了自然书写性,外在的形式屏蔽了内在的文化性 。作品的形式与风格与作者其人剥离,书法不再是“如其人,如其志”,而成为一种“纯粹的”形式表现,以致被称为“展览体” 。展览机制使书法的作用与价值不再是传统文人的“修身”作用,而是将书法人导入相互竞争的洪流之中,这种竞争一方面是书法繁荣发展的推进器,另一方面也改变了书法人的创作心态乃至生存状态 。在创作中,这种竞争只是技术层面上的争奇斗艳,而缺乏深层的文化支撑与书法对人精神的陶冶 。展览机制与市场经济的双重作用力把作者导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之中,在部分作者群中催生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 。传统书法作为文人修身的作用在丧失 。作者一味追求技法的出新与形式的出奇,而知识储备的不足与创作思想的浮浅,乃至文化修养、文人风骨的缺失,这诸多的因素制约着当代书法的健康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在当下书法的繁荣发展中,书法人当具有文化上的忧患意识与自我反省的能力 。
展览是四十年来书法繁荣发展的舞台与推进器,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问题,重视书法创作的文化内涵、提高书法队伍的文化素养已成为各方面的共识 。新世纪以来,有许多学者撰写论文,呼吁书法的文化回归,从作者素质、书写内容、师承方法、作品形式等全面进行反思 。相应地,书法创作也开始在技法上强调笔墨表现,重视细节的精到与笔势的自然,在形式设计性中加强了传统的自然书写性,在突出形式表现的同时,兼顾作品内在隽永的文化意味 。这些思考是基于当代书法经数十年探索发展、不断否定又不断有新建树的过程和现状,是当下各个领域都在宏扬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背景下书法界的思考 。
“艺文兼备”是基于当代书法四十年来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但真正要落实,很不容易,因为书法已经离开了传统文人的“书斋时代”而进入“展览时代”,书法创作突出形式与技法已成必然趋向,书法“美”与文字“用”的功能在渐渐分离 。此时提出“艺文兼备”,不是简单回归过去,而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探索新的发展 。前年在内蒙古乌海举办的“现状与理想——当前书法创作学术批评展”的论坛上,展览时代书法的可读性与可视性成为论辩焦点 。书法界关注到,展览书法的阅读性在淡化而视图性在突出,书法的技法与形式成为价值评判的唯一指向,而文字的阅读功能、书法内在的文化性日渐萎缩 。深层问题还涉及书法的美学本质及社会功用,是“形式即内容”还是“文以载道”?这个问题,当代书法人也各执一词 。
- 信息技术背景下如何开展传统文化节日教育
- 论法的精神读后感精选
- 所有的经历,都是智慧
- 中年人最好的活法:物质低配,家庭高配,精神顶配
- 稻盛和夫:精神富足的妈妈,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 读《奥运精神伴我成长》有感怎么写?
- 读“中国传统文化”有感周记1000字如何写?
- 《呐喊》读后感如何写?
- 周末愉快早安问候语怎么写?
- 教师安全工作自查报告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