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五彩池》说课稿如何写?( 三 )


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 。
四、说教学过程
为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 。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会通过多媒体展示有关五彩池的图片 。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 。顺势引出课题《五彩池》 。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 。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并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一共有多少自然段,能分成几个部分 。教师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 。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学生通过阅读会发现,本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可分为三部分 。在学习第一部分时,我让学生交流讨论第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作出总结:第一部分主要写“我”由向往天上的五彩瑶池到初见人间的五彩池的惊喜之情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我先让学生阅读课文,并讨论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学生经过合作会知道,第二部分主要写从数量、大小、形状、颜色、成因等方面写出了五彩池的奇异 。(板书)紧接着引出问题:文中哪些句子是描写五彩池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成因的,找一找,读一读 。并画出其中的关键词 。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五彩池的数量之多 。我出示课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从 “漫山遍野、大大小小”两个词语,去体会水池很多 。在引导学生体会五彩池的形状时,我先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说说除了这些形状外,五彩池还有哪些形状?然后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训练他们的想像力及说话能力 。通过让学生边看边读的形式,先引导出一个问题:“明明是清水,为什么在水池里会显出咖啡色、柠檬黄、天蓝色、橄榄绿等颜色来呢?”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其中的奥秘 。最后得出池水会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在学习第三部分时,让学生通过对前两部分的学习总结得出:现实中的五彩池和天上的瑶池一样美 。(板书)
第四环节: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本文主要写了“我”到四川松潘旅游时,在藏龙山看到五彩池的情景,描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和形状,以及池水的颜色和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 。为了让学生再次感受五彩池那美丽的景色,在学完文章后,及时向学生提问:假如你就站在五彩池边,你会说什么?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