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小女孩》说课稿怎么写?

开学初,区教研室组织了“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培训活动,姜主任给我们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也给我们指明了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激励为主,由“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 。构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课堂结构体系,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兴趣,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 。
在“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和第八届阅读教学大赛精神的指引下,我们学校也开展了一系列“导学议练”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特别是以教研室组织的“磨课”活动为契机,我们在教研组长颜敏老师的带领下,通过精心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课后反思—再次执教等环节,不仅把握了“导学议练”各要素的思想内涵,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打造了高效课堂 。为迎接区教研室的抽课活动,我们组根据教学进度,确定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全组老师共同研究、轮流试讲,最后我有幸代表大家执教了这节课 。下面我就针对《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一课,并结合“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谈谈我的几点做法和认识 。
一.激趣导课,引入新知 。
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我力求简明扼要 。五年级的学生对于安徒生和他的童话作品并不陌生,特别是《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很多孩子都是伴着它长大的 。所以在导课时我这样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这是安徒生的一篇传世之作,相信大家对这个故事并不陌生,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他的这部经典童话作品 。”“导”不仅有教学活动的导入,还有教师的引导、指导和激励,所以,在“学”、“议”、“练”的环节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我适时地对学生加以读法、学法与写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指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及主要事件,用简洁的语言就可以把文章概括准确、完整,教给了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 。在学习小女孩的幻想这一部分时,引导学生把小女孩的现实与幻想进行对比,并适时总结了“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
二.自主阅读,研学新知 。
践行“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要求我们要深刻解读教材,找准学生的认知点与兴趣点,要“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任何一堂课都不应该从零开始,要关注学生初始的阅读体验,以学生自读后的初步感受作为教学的起点 。所以,在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后,我问学生:“通过读书,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说出自己阅读课文后的最初的真实的感受,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让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小女孩可怜、悲惨的命运,激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 。“自主阅读,研学新知”也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发展的过程,我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读书,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静静地,默默地潜心阅读,通过读、圈、画、议主动求知,自己学会学习 。如:在让学生感受小女孩的现实生活时,我让学生默读课文1—4自然段,并画出感受较深的句子,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再深入到文章的字里行间,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是丰富的、多元的、发自内心的,更能感受到小女孩现实生活的寒冷、饥饿、没有欢乐、没有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