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小女孩》说课稿怎么写?( 二 )


三、讨论交流,以导促学 。
这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生生双边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彼此碰撞的过程 。如:在让学生画出感受较深的句子后,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随后在全班交流、汇报,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起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欲望,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语文课堂,不仅要有学生的议论纷纷,还要有孩子们的书声琅琅 。这节课,我让孩子们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自己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老师创设情景读 。在文中作者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写出了小女孩的5次幻想,特别是后两次幻想是前三次的高潮,在看见奶奶的一刹那,她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似的,赶紧想把奶奶留住 。所以,在文章的最后部分,我通过让学生体会感悟、齐读的方式让学生的情绪达到了最高潮 。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我还尽量用动情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去感染学生的内心 。
四.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
在学习课文同时,我们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语言的积累和运用,让学生在听说读写中发展语文素养 。在理解文章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引读:“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随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写话练习,“同学们,人们不知道,你知道吗?你读懂了吗?我知道她曾经,我知道她曾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在前面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去解读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及她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课后的小练笔写几句你想对小女孩说的话,延伸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达到了读写结合的目的 。
总之,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努力体现“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力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训练思维、发展语言、学会阅读、获得情感体验 。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卖火柴小女孩》说课稿怎么写?


一.说教材
1、本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一点外国文化,感受作品中蕴含的那种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 。要继续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特别要引导学生读进去之后,再从课文的内容想开去,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而该课文是第四组的一篇精读课文,也是一篇经典课文,地位尤其重要 。
2、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的童话,它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 。安徒生通过这篇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课文先叙述了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了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象;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