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技术教育总结怎么写?( 三 )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源头 ,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一样 , 都担负看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和发展能力的任务 。但它有独持的要求 , 就是学生必须学习有关的生活和生产劳动的知识、技术原理和在智力、能力诸方面培养学生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
总结一年的工作 , 我坚信 , 只要劳技教师意识到学生具有创造潜能 , 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 坚持"教、学、做合一" , 积极创造条件 , 劳动课教学将使无数学生创造力迸发出艳丽的火花 , 而且常开不败 。
劳动技术教育总结
劳动课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强 , 没有实践或实践得不够 , 都不能体现劳动课的特点 。因此、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 , 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 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 , 是我在一年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之一 。
一、组织学生进行劳动项目竞赛 , 激发学生劳动兴趣 , 培养积极的劳动情感小学生最初参加劳动实践时 , 劳动兴趣带有暂时性 , 易受意外的偶然因素的影响 。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整个劳动活动 , 并不是劳动的具体内容 。因此在组织小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时 , 一定要具有集体活动的色彩 , 只有将不同的集体活动形式同具体的劳动内容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稳定学生的劳动兴趣 ,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自觉性 。由于劳动条件和内容的不同 , 集体活动的形式也要有所不同 。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
皮亚杰指出”儿童只有自发地、具体地参与各种实际活动 , 大胆形成自己的假设 , 并努力去证实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 才能发展思维 。”劳动课是以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只有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实践劳动 , 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 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劳动课是一门思想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劳动技能的掌握、自理能力的提高、劳动习惯的养成都是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的 。

小学劳动课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方面与其他各科相比 , 有着独特的途径--实践操作 。劳动课的实践操作既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 , 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 , 如:带领学生参观 , 组织学生课外实践 , 也可以开设兴趣小组等 。不管是在课内 , 还是课外的实践操作 , 都要充分重视到学生的想象力、发散思维、合作意识、成功的快感 , 这些是培养创新意识最基本的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