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怎么写?(14)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 。一方面 , 从情感上激发 。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 , 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 , 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 , 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 。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 , 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 。另一方面 , 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 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 。这样 , 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 , 也为同学树立榜样 , 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
3. 注意方法指导 。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 , 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 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 , 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 。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 。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 , 往往是得法于课内 , 受益于课外 。因此 , 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 。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 , 又应有广度 。既要以读带写 , 又以写促读 。
4.给足读书时间 , 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教师布置作业要精 , 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 分层要求 , 不搞一刀切 。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 , 转变家长的观念 。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 。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 , 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 , 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
5.推荐课外读物 , 营造有书可读 , 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 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 。首先 , 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 , 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 。其次 , 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 , 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 , 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 , 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 , 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 , 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 。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 , 教师带头捐书、买书 , 学生踊跃献书 , 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