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的教学反思范文有没有?( 六 )


周孟春
我国著名遗传学专家谈家桢的《奇妙的克隆》 , 既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克隆的科学知识 , 也让我们体会到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 能让我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 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 , 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
对于科普文章 , 我不想在写作思路的分析上花太多的时间 , 因为这样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 , 《新课标》也明确提出 , 要让学生提高分析、理解、提取、整理信息的能力 , 高科技知识的文章 , 学生较为感兴趣 , 但如果老师过多的介入 , 反而会适得其反 , 因而我设计了一个问题:阅读本文 , 你了解了什么知识?问题较浅而且范围很广 , 同学们畅所欲言 , 或多或少 , 或深或浅全由自己的水平而定 , 回答问题的同学争先恐后 , 热情高涨 , 在这个过程中 , 结合他们在生物课上学的关于细胞学的知识 , 便很快地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在拓展延伸的部分里我还设计院一个辩论题:正方——克隆技术能为人类造福 , 反方——克隆技术不能为人类造福 。以课本的知识作为理论基础 , 加上他们课外所了解的事例、数据、故事等作为论据 , 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 男女双方你不让我 , 我不服你 , 争得面红耳赤 , 场面达到白热化的程度 。在这一环节里 , 课文的一个难点: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不用老师做过多的分析 , 一切都迎刃而解了 , 非常的轻松 。
虽然是按照课文内容把预计的知识点都贯穿完毕 , 但总感觉有少许的不踏实——挖掘得不够深入 , 之后通过查找资料 , 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资源 , 就是要走出文本 , 类化迁移 , 读以致用 。这种“致用” , 不只是从生物学、社会学的视角去思考克隆技术的革新发展和兴利除弊 , 还要立足语文 , 从写作学、阅读学的视角去吸取克隆技术的精神营养 。这是语文课区别于生物课的分水岭 , 也是走出文本不能走得太远的界碑 。
一篇文章能有这么深层次的挖掘 , 便能把克隆技术与我们语文学习联系在一起 , 学生们会发现 , 克隆是那么的神奇 , 语文原来也是那么充满趣味 , 各个领域之间的知识通过认真吸取、理解 , 就可融会贯通 , 应用自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