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如何写?

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范文
在学习和工作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是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一种说理文章 。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论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音乐;古事音乐
论文摘要:“非遗”视野下展开的对民间音乐之传承与保护的探讨,应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关注的问题 。文章以山东新泰大谭村“古事音乐”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民间音乐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民间音乐,引起人们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 。
【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如何写?】随着现代文明影响的逐渐深入,民间音乐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许多民间音乐品种濒临灭绝的边缘 。在此背景下,对民间音乐进行普查并探讨其传承与保护的具体策略之意义重大,抢救与保护人类的民间音乐遗产,以维护民间文化生态平衡 。
一“古事音乐”概况
大谭村位于山东新泰市果都镇境内,由明朝永乐年间山西枣强县谭氏居民迁入此地聚居而成现在的村落 。所谓“古事音乐”,即该地区群众对秧歌音乐的统称,称“秧歌队”为“古事队” 。秧歌最初是一种纯粹的歌唱形式,后发展到独立的民间歌舞表演 。音乐一般有小场演唱、打击乐和吹唢呐等部分组成 。用到的乐器有锣、鼓、二胡、唢呐等 。内容以歌颂太平、扬善惩恶、儿女情长为主 。由于各地语言、风俗习惯的不同,其表演形式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区域文化内涵 。
笔者曾就“古事音乐”的起源问题,探访过当地居民 。据本村民间艺人谭西风(1929-,田野调查中主要采访对象)叙述得知,从其爷爷的爷爷就有传唱,曾为县令表演过 。这些话虽不具有确定性,但可以说明当地“古事音乐”存在之久远 。由于史料记载的匮乏,现只能就所掌握的资料对“古事音乐”的.产生作一推测,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可能:
其一,陕西甘泉县出土的宋金时期的浮雕砖刻距今已八百多年,本村村民为明朝永乐年间由山西枣强县迁入,所以推测当地“古事音乐”有可能是祖辈从山西老家带来的 。
其二,新泰地区民俗音乐形式多样,方圆几十里有大洼独杆跷、谷里逛荡灯等,其他村的“古事队”也相当活跃,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主要以“边关调”为主,与大洼村的名字一样 。史料记载大洼村的“古事音乐”至少产生于清光绪十三年,如果二者之间产生横向影响的话,那么大谭村的“古事音乐”也应至少在此年代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