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如何写?( 三 )


再次,健全保护机制,落实对民间音乐保护的政策法规,借鉴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逐步建立科学、高效的保护体系 。对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要提供具有操作性的政策支持,开发、引导市场需求 。
最后,注重宣传、营造氛围,提高人们对民间音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虽然现在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多样,但是如果能借节日、庙会之际,将“古事音乐”此类的民间音乐做大,也不失为一种应时之策 。
以上仅是笔者通过对大谭村“古事音乐”田野调查中发现的问题而总结出的保护对策,当然,对民间音乐保护的具体策略也并非笔者所能概全,这需要众多有识之士来共同探讨,在此抛砖引玉 。
参考文献:
[1]新泰市文史资料,新泰市文史办公室.
[2]《抢救民艺》,潘鲁生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3]《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唐家路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浅谈非遗视野下民间音乐的传承与保护论文如何写?


读“非遗”保护视域下农村民族民间 体育的文化再生产(北体学报)心得
一、主要内容
作者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探讨了“非物 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用的同时,如何承担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建设功能,指出“非遗”保护与社会建设相统一就是其文化的再生产过程 。
文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分别以驱魔逐邪的“轩辕滚车”、家族兴旺的“婆媳河灯会”及人格教化的“五福神会”为例,探究了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们的美好期许,指出“以日常生活的生存理性为最高目标便是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发展与再生产的原生动力”;第二部分,作者结合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时代背景,阐述了“轩辕滚车”、“婆媳河灯会”及“五福神会”在后乡土时代随着社会建设的发展所产生的的仪式表征的内涵变迁、性别主体转换、体育文化展演的经济诉求旨在探索把过去传承与日常生活的民间技艺形式,变成按照时代所需的社会建设规律运作,并在传统文化资本开发服务村民现代化生活中达到传承目的 。第三部分,作者着重提出了自身对于民族民间体育保护的文化再生产的观点,指出“非遗”保护是一种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层面建设的综合性、整体性效应,应当兼顾“微观-宏观”与“政府-社会”两大维度 。途径主要有:一是经济建设导向的会展表演;二是文化建设导向的庙会展演;三是社区治理导向的非遗保护;四是日常生活导向的非遗传承;五是农村民族民间提议文化再生产的协同治理机制,从而达到(1)涉及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既要保护文化事象本身,也要保护它的生命之源;(2)文化保护与社会建设相统一,既要重视文化的价值观及其文化生态,又要整合和协调各方面的利益诉求;(3)政府主导与社会主体的统一,既要实现社会治理,又要尊重文化共享者的价值认同和文化认同的三大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