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实困境和思考论文如何写?

关于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实困境和思考论文范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你知道论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实困境和思考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论文摘要]当前高校辅导员正处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要顺利实现转型,加强辅导员培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针对当前辅导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确立四种培训理念和模式:以提高思想境界为本的职业价值教育和育人理念教育;以掌握知识为本的知识学习;以提升能力为本的专题学习研讨;以辅导员可持续发展为本的后续支持 。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培训
当前高校辅导员正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辅导员的转型不可能自然完成,需要多种的外力支持,对他们进行完整和系统的培训是完成这一转变的重要力量和主要途径 。但是,当前辅导员培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培训的效果 。因此,在现阶段建立、完善和创新辅导员培训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
一、高校辅导员培训的现实困境
1.培训理念不清
确立培训理念是辅导员培训体系的核心 。建设一支什么样的辅导员队伍,如何去建设这样一支队伍,核心的问题是要有正确的理念指导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培训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培训结果 。培训理念失之偏颇,培训工作就会顾此失彼,影响到辅导员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那么当前的辅导员培训以什么为本?基于何种理念?答案模糊不清 。原因何在?很少有人或培训机构分析过哪些理念、知识和技能对于今天的辅导员来说是最有价值的,也没有思考过应采用什么样的培训理念 。没有理念指导的培训又何谈规范、系统和有序,只能说是为了培训而培训 。
2.培训体系不健全
培训体系是指培训理念、制度、途径、内容、方式方法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系统 。辅导员培训体系不健全主要包括培训组织机构不健全和培训内容不系统 。第一,机构不全 。目前虽有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级培训机构,但没有建立科学规范的层次和体系,它们之间职责不清、分工不明,导致出现培训内容重复或缺失等现象 。而且校一级培训机构常与学生工作部(处)“两块牌子,一套班子”,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系统培训 。第二,内容不系统 。当前的培训主要针对辅导员的常规工作开展,基本限于岗前培训和零星的工作培训,且没有一个完整的分层分级的内容体系,仅停留在对岗位职责的一般介绍、常规工作经验总结以及政策、规定的诠释上 。培训内容较狭窄,对辅导员分层次、分阶段的适应性引导,职业能力提升,研究意识和研究方法的培养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辅导员工作和自身发展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