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锦集( 二 )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将摄影艺术以随笔的形式记录下来,评价图片,评价摄影,也在评价社会,评价生活 。读过之后,你不一定会懂摄影技术,但你会更懂摄影艺术 。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二):一个摄影家对世界的凝视——《为什么,是植物图鉴》
在读第一章之前,看了书衣上侧页的作家简介,仅仅几十字,传达出的信息让人不禁咋舌,酒精中毒,逆行性记忆丧失,而后每日出门拍照,被称作“变成相机的男人” 。这就是与森山大道齐名的中平卓马 。只看过森山大道作品的我,特意到网上找了中平卓马的作品来看,怎么评价呢?那些作品大概展现了一个诗人,一个作家,一家摄影家对这个世界的凝视,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在作为摄影家之前,中平卓马首先是一个评论家,所以这本书本色还原了他的本性,一张照片都没有,是一本评论集,里面收集了1967年到1972年间的作者评论文章,有一些对当时发生的事情的时效很强的评论文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日本的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这些评论文章或多或少都和摄影有一定的关系,至于标题《为什么,是植物图鉴》仅仅是第一篇文章的名字,和其他文章没有任何横向或者纵向的关联 。本书分为三章,将人本身放在了第一视角,而将摄影或说影像作为客体,作为人去掌控,去拍摄,去欣赏的东西 。深度讨论了照片或说影像的存在,对观看的人的视觉掠夺;大众媒体利用影像欺骗或说掌控大众言论方向;影像的独立作用是怎样的 。
新闻传播讲究用事实说话,在撰写文章时,喜欢插入新闻照片,所以新闻有专门的摄影采访人员,当人们在阅读新闻时,有配图的新闻总是容易使人们信服 。而中平卓马指出了虽说摄影作为记录本身有其真实性,但这种真实性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 。纪录片本身相对于电影,被称作真实的记录,而这种真实何尝不是作者通过对真实的挑拣和重组形成的呢?这些记录的幻影组成的作品有其局限性,事物的意义局限于拍摄此物之人与观看此物之人的了解限度 。被称作艺术的作品,因为有等同艺术概念的世界的映射而成为艺术,照片记录了事实,而这份事实是主观的,有其作者意志的 。高明的大众媒体已经不会去直接撰写煽动性的报道,而是仅仅往读者面前塞进一张夺目的新闻图片,掠夺读者的意志,将零散的事实组装起来,做成影像的样子,让读者得出结论,让读者误以为这是他们自身的意志,不可谓不狡猾 。
你认为的,真的是你认为的吗?其实这都是大众媒体的阴谋,他们通过画面,重复,角度,时间的重组和拼接,不断地向我们输出观点,这些影响潜移默化,无处不在,防不胜防 。什么是事物,什么是世界?我们都以为我们生活在世界上,其实我们只不过生活在事物之间而已,然而什么是事物?是物质本身吗?和意识相对的实体吗?中平卓马显然不相信事物是脱离了意识的 。我们凝视事物,想要占有它而冲向事物,但是事物对此不会做出任何应答,我们的视线只不过被事物那坚硬的表皮反弹回来而已,事物面对我们的视线,不断地后退 。事物通过视觉进入了我们的意识,我们对此做出判断,做出描述,我们没有触摸,没有品尝,只是在看而已,我们对事物的感受是通过光完成的,而我们的视线与事物的视线所编制进去的那种带有磁场的场域,就是世界本身 。不是什么包罗万象,不是什么光怪陆离,仅仅是我看见事物,事物看见我,两种视线的编制已然是世界了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