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锦集( 三 )


我闭上眼睛,世界就消失不见 。影像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当然如此,我对一个东西都没有认知,那我观看的当然是消失的世界 。作者在书中的一些文字,说到了那时战后日本的历史问题和社会问题,那是我知识的断层,并没有太多的认知,所以所感甚少,但对影像,绘画,电影,纪录片,照片却有很多的共鸣,观看者与之的关系,以及作为艺术,作为现实的思考 。对于对传播学有兴趣的人,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读后感(三):植物图鉴?摄影评论!
第一次接触摄影评论类型的书籍,原本以为《为什么,是植物图鉴》真的只是植物图鉴,以为作者是针对自己的作品去剖析评论的,结果这是作者中平卓马对于摄影这一艺术的探索 。从头到尾,没有作品,却都是他对于摄影这一行业的思索 。
其实书有点小,哈哈哈,拿起来有些袖珍哦~
纵观他的生平,能够感受到他对于自己所做事情的思考 。因为对于意义的思考,他放下了手中的相机,去与这个世界辩驳,直击每一位摄影师的心灵 。也因为命运的捉弄,酒精中毒后导致他逆行性记忆丧失,重新拿起相机,从此变成“相机的男人” 。
《为什么,是植物图鉴》,却是和植物图鉴毫无关系的存在,作者将植物与图鉴割裂开来 。因为动物腥气重,矿物拥有坚固性,而植物存在于二者之间,更加清新,更加柔软,更加容易走入灵魂深处,于是作者选择了植物 。图鉴在作者的心中,是拒绝行程任何阴影、拒绝任何情绪潜入其中的 。从整个作品的名字看,便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摄影评论的尊敬,精心的选择富有含义的名字,希望自己笔下的评论更加纯粹,不为外界舆论或是其他因素所左右,无论如何,这份对于自己热爱事业的纯粹,是令人敬佩的 。
这部作品,亦是作者职业生涯中,不断自问自答式的探索,感觉很多都是随笔评论的形式,其实很多时候,并不会知晓其创作下的背景,仅仅只是从其中的字里行间中寻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在其中,我看见了作者对于越南战争的看法,抛开社会舆论的美化,他看见的是战争的掠夺与苍凉,那些镜头下种种残忍与血腥在他的心中烙下了深刻的痕迹,作为一位摄影家,他认为职业的意义莫过于展现社会时代的真实,让观众能够通过镜头了解到那些并不美好的真相 。然而,越是在这个行业带着,就越是能够感受到作品需要受到社会、体制等种种因素的限制,即使摄影家亦是要遵循制定的规则,成为引导者的工具 。在其中,我也看见了作者对于参赛报奖的看法,他的摄影是表达自己的思想,他不愿意将自己的思想禁锢在追寻奖项的道路之上,不愿强行为了迎合社会、时代套上大众的思想 。即使在浪漫的巴黎,他的计划也只是循环着以日期、场所、行为拍摄自己的作品,展现想要记录的点点滴滴,而不是框在相框之中成为自己若有若无主张大的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