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何去何从读后感100字( 九 )
书中最重要的还是普朗克对新物理引发的哲学问题的思考:在科学研究中,人、科学和自然之间最基本的三角关系是什么?
如果说要论证哲学对科学有什么指导意义,那毫无疑问,普朗克所处的时代能给出最有力的证据 。举个例子,那时,原子的存在还停留在哲学讨论的范畴里,普朗克和爱因斯坦都是原子论的追随者 。爱因斯坦于1905年发表了关于布朗运动的著名文章,就是希望找到证明原子存在的测量方式 。可以肯定,普朗克的量子假说也受到自己早期研究原子假说的启发 。
回到普朗克关于科学研究的三角关系,他明确了自然规律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 。人类科学研究的前提也是假定了一个独立的外部世界的存在,而人的感知构成的是一个不同于客观世界的感官世界,科学研究就是通过感官世界这个媒介,不断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因此科学不仅担当着尽可能去认识真实世界的任务,同时也担负着寻找简单的概念去自洽描述感官世界的责任 。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也就体现在感官世界的不同和不断丰富的过程中 。
三角之间除了上述关系,还有另外一层关系 。科学为什么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呢?这是因为客观世界是符合因果性原则的 。因果性原则的独立存在也是科学研究的另一个前提 。科学研究就是去填补因果关系的空白,赋予其实际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科学的范畴就是拥有因果性原则的客观世界,人所拥有的“自由意识”中完全自我化的那一部分就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因果律存在与否可以说是普朗克对科学划定的边界 。
从上述的三角关系可见,普朗克认定科学的结论和其研究的过程都不可能是完全客观的,都包括了形而上学的部分,这部分就是科学研究中的信仰,因此,科学的结论实际上是科学的假说 。
普朗克的“量子假说”就是体现他哲学思想的最好例子 。首先感官世界有了黑体辐射的基本数掘,普朗克深信这些数据可以被一个只含温度和频率的简洁数学函数统一描述,这样的信仰支撑他坚持六年去找到可以解释数据的函数 。而函数中分母部分只有在“量子假说”下完全符合热平衡的统计物理原理 。出于对科学中因果关系的坚持,他即使在自己完全怀疑的情况下,也提出了“量子假说” 。
但这里不应该过度解读个人哲学思想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 。一个革命性的科学发现,一个科学变革时代的到来,通常是偶然的,诞生在不经意间的小问题里,就如同“量子假说” 。反之,往往是一场波澜壮阔的科学变革,让像普朗克这样亲历过的人,去思考更深的哲学问题,寻找更多的支撑自己信仰的理由,说服被洗礼中的自己 。
今天我们同样面临着来自“量子假说”的又一场变革 。过去百年,量子理论已经成为科学宝典,它被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规律 。然而人类的野心已经不再满足于理解的层面,而是希望在宏观的世界里,建造一台包含无数个量子微观系统的机器,其中每个微观系统都受人类控制 。在数学上,这台机器已经被赋予强大的力量 。量子的法则能否允许和支撑这样的野心呢?这个问题似乎让我们又回到了普朗克最初提出“量子假说”的那个时刻,我们在极度怀疑中摸索着前行 。
- 长高|十个长高的科学方法秘诀 怎样长高最快最有效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希望你是人类经典读后感有感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