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说课稿怎么写?( 五 )


(五)、创设问题情景,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1、情境引入
教师通过一系列的谈话:“最近小明家买了新房子,这几天正忙着装修呢,他把师傅请到家里,帮助他装修,我们来看看,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如果请你来设计,你觉得可以铺什么样的地砖呢?”
“听一听小明有什么要求?”
我们家贮藏室长 16 dm,宽 12 dm 。如果要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贮藏 室的地面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 。可以选择边 长是几分米的地砖? 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这一现实情景的对话设计,积极引导着学生进入今天的数学探究之中
(二)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请同学们想一想,按小明的要求,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呢?...看来,一下子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困难,我们可以借助学具来完成 。”这一过渡性的语言,把学生带进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画一画的探究之中,又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生成为课堂上学生能够学习解决的问题 。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同学们找出了边长是1分米、2分米、和4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正好把贮藏室铺满,老师接着问,“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正方形的边长
1、
2、4和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
从学生解决问题,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有效地引导学生发现
1、
2、4与16和12的关系 。
过渡语: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里面有我们学过的因数的知识,要使正方形的地砖是整块的,它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下面,就让我们用因数的知识来研究为什么要用边长是1分米、2分米、和4分米的方砖,请同学们说,我来写:把16和12的因数,通过罗列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同学们不难发现,1,2,4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 。
“谁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来说说,他们是16和12的什么数呢?”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此时已经能总结出公因数的概念 。
“如果现在让我们解决边长用几分米的地砖,我们还用不用再动手摆一摆、画一画了?可以怎么办?”这一有效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因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真实应用 。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求方砖的边长及最大值,抽象出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这一解决问题,引出概念的过程,使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具体、直观,学生摸得着,看得见 。从而增强了感知
事实、建立概念的效果 。
(七)加强应用,巩固练习 1.有两根小棒,长分别是12厘米,18厘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小棒,没有剩余,每根小棒最长有多少厘米? 2.王老师买来一些水果糖和棒棒糖分别平均分给一个组的同学,都正好分完 。这个组最多可能有几位同学?每人得到几块水果糖,几块棒棒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