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鸽巢问题》教学设计怎么写?( 八 )
引导学生得出“物体数÷抽屉数=商数……余数”“至少数=商数+1” 。
【设计意图】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 让学生亲身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 , 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
(三)巩固练习
1、11只鸽子飞进了4个鸽笼 , 总有一个鸽笼至少飞进了3只鸽子 。为什么?
2、5个人坐4把椅子 , 总有一把椅子上至少坐2人 。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 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呢?
我们学会了简单的鸽巢问题 。
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 , 也可以用除法的意义来解答 。
六年级数学《鸽巢问题》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内容
审定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数学广角——鸽巢问题》 , 也就是原实验教材《抽屉原理》 。
设计理念
《鸽巢问题》既鸽巢原理又称抽屉原理 , 它是组合数学的一个基本原理 , 最先是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明确提出来的 , 因此 , 也称为狄利克雷原理 。
首先 , 用具体的操作 , 将抽象变为直观 。“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句话对于学生而言 , 不仅说起来生涩拗口 , 而且抽象难以理解 。怎样让学生理解这句话呢?我觉得要让学生充分的操作 , 一在具体操作中理解“总有”和“至少”;二在操作中理解“平均分”是保证“至少”的最好方法 。通过操作 , 最直观地呈现“总有一个筒至少放进2支笔”这种现象 , 让学生理解这句话 。
其次 ,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 让学生在证明结论的过程中探究方法 , 总结规律 。学生是学习的主动者 , 特别是这种原理的初步认识 , 不应该是教师牵着学生去认识 , 而是创造条件 ,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 发现 。所以我认为应该提出问题 , 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来证明他们的结论是否正确 , 让学生初步经历“数学证明”的过程 , 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再者 , 适当把握教学要求 。我们的教学不同奥数 , 因此在教学中不需要求学生说理的严密性 , 也不需要学生确定过于抽象的“鸽巢”和“物体” 。
教材分析
《鸽巢问题》这是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 , 如任意13名学生 , 一定存在两名学生 , 他们在同一个月过生日 。在这类问题中 , 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就可以了 , 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 , 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 。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 , 我们称之为“鸽巢问题” 。
- 神兽|中国十大传统神兽,中国神兽有哪些
- 《唐宪宗传》经典读后感有感
- 批评的剖析读后感1000字
- 生物的真相读后感1000字
- 流动的盛宴读后感锦集
- 《西游记》的读后感大全
- 《安妮日记》读后感锦集
- 《昨日的世界》读后感摘抄
- 《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读后感100字
- 《浮生六记》: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才是最好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