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精致二字的诗词 带有“精致”二字的古诗或古词(13)


这随手捻用古诗句来表达的好习惯 , 多得益于平时的积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能吟” , 在日常生活中 , 我们可以做到事事吟诵 。
吃饭、学习、运动、休息……构成了孩子五彩斑斓的童年 , 让古诗词渗进 , 孩子的童年又多了一份诗意 。面对一日三餐 , 我们会不由得诵起“谁知盘中餐 , 粒粒皆辛苦”;跨入校园 , 我们要牢记:“少壮不努力 , 老大徒伤悲”;爬着楼梯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便会脱口而出;来到草地上 , “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天晚了 , 该睡觉了 , 还会念起:“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瞧 , 一日行程 , 处处充满着诗意 , 童年的生活因诗而倍加精彩 , 悠然的谈吐因诗而光彩流溢 。
古诗词是思想的精华 , 智慧的源泉 , 是古人从心灵中流淌出的动听乐章、描绘出的迷人画卷 。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古诗词能使人的精神得到升华 , 让人在现实生活中创造诗意 。”“诗词能使人的精神境界变得精致起来” 。
我们大概都有这种感受 , 来到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 看到了祖国的名山大川秀美无比、名胜古迹无比雄壮、风花月雪无限热爱 , 正愁无法用词语赞美时 , 想到“两岸彼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 , “春色满园关不住 , 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 ,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 “溪云初起日沉阁 ,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 ,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杜甫) , 这赞叹之余脱口道出的一句句古诗 , 描写的真是绘形绘韵 , 绘声绘色 。这些诗句不仅仅描绘了祖国山河之美 , 还让我们展开联想的翅膀 , 进入一个诗的境界 。
在古诗词的学习积累过程中 , 它还可以成为教师和学生信息交流的一种有效载体 。例如 , 一位教师在作文批阅时用古诗给学生下评语 , “杨琼 , 你的作文 , 犹如你的人 , 用‘气质美如兰 , 才华阜比仙’这句诗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你的妙笔生花 , 你的出口成章 , 真是班中的小才女 。你真是老师的骄傲 , 老师的得力助手 , 愿你今后‘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学生们在教师的影响下也成为了小诗人 , 如“六一”儿童节那天 , 一位学生写了一首打油诗《致同窗》:“今逢喜事精神爽 , 笑看乾坤日明朗 。吾辈小生多努力 , 明日定上光荣榜 。”
当然 , 小学生并不是对所有的古诗词都会理解地通明透彻 , 可以随时随地的用到言语谈吐上来 , 甚至可以说 , 他们对大部分古诗词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似懂非懂 , 但积累却并非没有益处 。
我认为这些让学生似懂非懂的诗词 , 如优质的煤炭埋藏在学生的心底 , 总有一天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说:“在心灵纯净的童年时期记诵下来的东西 , 如同每天的饮食会变成营养 , 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 长大后在学习、工作、待人接物中自然运用出来 。”比如李白的诗句:“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小学生还没有体验到远离家乡的思乡情 , 就很难真正地理解它的含义 , 但把它背下来 , 将来学生长大离乡 , 不仅会“顿悟”小学时所学的李白诗句的浓浓思乡情 , 还会情不自禁地用此诗句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 。
余秋雨说得好 , “在孩子们尚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 , 就把经典诗文给他们 , 乍一看莽撞 , 实际上却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 。本人10 岁左右背了不少诗文 , 直到40多岁能够较深刻地回味这些诗文的含义时 , 禁不住万里漫游来寻找诗文描述的实地 , 真是感概无限 。”古典诗词的言语养成作用是潜移默化的 , 它可以跟随学生的一生 , 并且随时随地表现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