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说课稿如何写?( 十 )


五、说教学与学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 将课堂还给学生 。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 作为经典名著的选段 , 我认为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文学经典的魅力所在 , 自己去挖掘内涵 , 寻找真实的体会 , 能有自己的课堂所得 。
重视利用资源 , 调动学生积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语文教育资源 , 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本教学设计中 , 我以电视剧〈〈三国演义〉〉的“杨修之死”的视频作为导入 , 直观形象且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 能把学生带入三国的世界 , 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在归纳杨修死因时 , 我特地提到了很多文献中对杨修之死的看法 , 并通过鲁迅的名言和学习过的曹操的古诗 , 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历史人物和现实人物的区别 。
引导点拨法 。在探讨杨修死因时 , 学生可能会谈的不够深入 , 就需要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 。
探究死因 , 理解人物性格 。就小说阅读课而言 , 要求学生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 , 通过梳理情节 , 概括内容 , 归纳出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 这是小说阅读的一种基本模式 。这节课将采用这一方法 。
六、说教学过程
合理的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本文篇幅虽长 , 但我采用长文短上 , 预定在一课时完成 , 具体包括七大板块 。
(一)情境导入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杨修之死”的视频片段导入 , 曹操杀杨修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惑乱军心吗?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快速的将学生引入文本 。
(二)出示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脉络, 概括事件特点 。
2、探究杨修的死因,分析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
3、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 总结杨修之死给我们的启示 , 做人要谦逊自持 。
(三)资料助读
1、罗贯中与《三国演义》
罗贯中 , 名本 , 字贯中 , 号湖海散人 , 元末明初小说家 。他广泛搜集相关平话、戏剧和传说 , 参考了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的注解 , 对三国故事进行了再创造 , 创作了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 。罗贯中在这部巨著里 , 借叙述魏蜀吴三国征战的历史故事 , 对暴政作了抨击 , 提出了自己鲜明的政治理想——仁政 。这个观点形成了全书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