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的评价诗词 有关史记和司马迁的诗文联评价( 二 )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江苏常熟人 。曾任礼部尚书,诗文甚负盛名 。他在《物斋有学集》中说:“司马氏以命世之才、旷代之识、高视千载,创立《史记》 。”他认为司马迁创立的五体结构,成为历代史学家编史的样本,发凡起例之功“炳如日星矣”!
章学诚(1738—1801),清代史学家、思想家 。是继唐代刘知几之后又一位杰出的史学评论家 。他在史学理论名著《文史通义》中说:“夫史迁绝学,《春秋》之后一人而已 。”他认为《史记》一书“范围千古、牢笼百家”,司马迁有卓见绝识之能,《史记》有发凡创例之功 。由于司马迁有卓绝千古的识力和笔力,《史记》是“经纬乎天人之际”的一家之言,章学诚俨然比于后无来者 。
赵翼(1727—1814),江苏武进人,清代史学家、文学家 。长于史学,考据精赅 。他在《廿二史札记》中说:“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 。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候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专人物 。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篇之中 。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司马迁的五体结构史学框架,一经创立,即为经典 。纵观廿四史,无一例外 。赵翼称为“史家之极则”,可谓精当之至 。
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改良主义者、学者 。梁启超认为:“史界太祖,端推司马迁”,“太史公诚史界之造物主也” 。梁启超对《史记》评价颇高,认为《史记》实为中国通史之创始者,是一部博谨严著作 。他认为: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 。因此他主张对于《史记》,“凡属学人,必须一读 。”
五、现代、当代
建国前《史记》研究收获颇丰,名人迭出 。鲁迅、郭沫若等大家的评论惊世骇俗;建国后《史记》研究高潮迭起,人才济济,择其要者,介绍如下: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一生酷爱《史记》,在《汉文学史纳要》一书中有专篇介绍司马迁 。鲁迅认为:“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司马迁写文章“不拘于史法,不囿于字句,发于情,肆于心而为文”,因而《史记》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鲁迅的评价成为《史记》评论中的不朽名言 。
毛泽东(1893—1976),湖南汀潭韶山冲人,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 。他在《为人民服务》文中说:“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毛泽东对司马迁很佩服,认为“司马迁览潇湘,泛西湖,历昆仑,周览名山大川,而其襟怀乃益广 。”
郭沫若(1892—1978)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特别赞赏司马迁的文学才华 。他说:“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一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一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 。”1958年郭沫若在为司马祠题写的碑文中对司马迁有“文章旷代雄”、“功业追尼父”的赞语 。由此可见,郭沫若认为《史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 。
翦伯赞(1898—1968),湖南桃园人,近代史学家 。他认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学的开山祖师,《史记》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 。他说:“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 。《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 。”他还说:“《史记》虽系纪传体,却是一部以社会为中心的历史 。”司马迁“,几乎注意到历史上社会之每一个阶层,每一个角落,每一方面的动态,而皆予以具体生动的描写 。所以我以为,《史记》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的社会史 。”
郑振铎(1898—1958),现代作家、文学史家,福建长乐人 。郑振锋认为:自司马迁以来,便视历史为时代的百科全书,所以司马迁取的材料,范围极广,自政治以至经济,自战争以至学术,无不包括在内,其所网络的范围是极其广大的 。所谓“文学史”也常常被网络在这个无所不包的“时代的百科全书”之中 。
杜鹏程(1921—1991),陕西省韩城市苏村人 。当代著名作家,原陕西作家协会副主席 。他在《韩城市志》序中说:“韩城素称文史之乡,是一座历史修久的文化名城,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司马迁的故里,一向文化较为发达 。……历朝各代,名人辈出,其中以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最为著名,其宏伟巨著《史记》闻名中外,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