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的秋月作文650字范文有没有?( 二 )


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根据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理清其“形”,并领 悟蕴涵于“形”中的“神” 。教学难点
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方法
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教学准备
多媒体投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 。春有春的妩媚,夏有夏的妖娆,冬有冬的庄重,而秋,更是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佳句是举不胜举 。有人独立寒秋,他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他感到的是无限的壮美!此人是谁?(毛泽东)有人在风中登高,他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他感到的是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此人是谁?(杜甫)有人在夕阳下悲叹,他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他感到的是漂泊的孤独与苍凉!此人是谁?(马致远) 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人,他们眼里的秋景不同,因为他们的情感有别 。
1 是啊,“一切景语皆情语” 。今天我们就穿越时空一起去感受、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吧!
二、介绍课题与作者
1.题目“故都”点明了描写地点,其实指的是北平,秋”字可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 。但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把题目写成“北平的秋”呢?
明确: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从故都的秋这一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眷恋深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
2.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
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 。《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