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唐宋元明清诗词 唐宋元明清古诗(各一首)( 二 )


1.唐诗小史,罗宗强著 。这是一本我一读再读的小书 。如果想了解唐诗的全貌,并且了解唐诗不同时期的特点及唐诗的成就为何能成为诗歌巅峰的,这本书是非常好的选择 。书不厚,文字通俗可读性极强,推荐 。
2.人间词话,王国维著 。这是一本我从中学读到研究生的小书,但知名度也是极高的 。对文史稍有了解的人一定知道王国维的份量 。我觉得这本书是初学者能得到很多启发,研究者能得到很多滋养的词学著作 。薄薄一本,分条陈述,每条短的不过几十个字,哪怕带到旅途慢慢咀嚼一条,也别有风味 。著名的人生三境界即由此出,何妨读下不多的全文呢?
3.唐宋词十七讲,叶嘉莹著 。叶嘉莹先生有颇多著作,如果对杜甫,李商隐,陶渊明,王国维等有兴趣可以读她的专著 。这本书我认为是最适合第一次阅读的先生的书 。先生的书以女性独特的敏感细腻解析唐宋词的美感,特别讲究诗词中的兴发感动,可以说风格在诸家中独树一帜 。
4.杜甫评传,莫砺锋 。将我与我同学的一句话合体,那就是现在讲杜甫的有两个人打动我们,一个是叶嘉莹,一个是莫砺锋 。莫先生作为南京大学著名教授,在杜甫研究方面很有心得~~这本书比较厚重,却是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杜甫的诗与人的 。
5.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 。诗歌的选本如果推唐诗三百首,词我较推重这本 。或许因为一些政治原因,龙榆生相对不为大众知晓,但他的选本无论在篇目还是在音韵上,都蕴含很多东西 。另外不仅局限于阅读唐宋词的朋友可以读读他的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明清词会让我们刮目相看的 。
6.唐诗杂论,闻一多 。我一直觉得中学语文课本与政治历史课将闻一多平面化了 。其实他的古典文学研究别有成就 。闻一多论唐诗感情浓郁想象丰富,读起来特别热烈,特别富于色彩 。
唐宋诗词值得推荐的书有太多太多,手机党码字这么多也是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古典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
“中国进士第一乡”是怎样读成的最近有一篇叫《中国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竟然是莆田》的文章刷爆朋友圈,这次莆田是以莆田县这个具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地名出现在公众面前,并且是以正能量的方式出现在网站、微信公众号上 。多少莆田人津津有味地转发这篇帖文,非常高调地评论,压抑在心中近一年的莆田系乌云,终于被这股清新的文化之风吹散了 。如果用扬眉吐气这一个成语来形容此时一些莆田人的心情,一点也不为过 。在农历丁酉年立春刚刚来临之际,这篇贴文如同一场春雨,打湿了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自豪与自信 。
我仔细阅读这篇《中国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竟然是莆田》的文章,它的文章来源是一个神奇的数据库(CBDB),从这个收录约390000人传记资料中,选择历代进士的籍贯分布情况,以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通过科举获得进士功名的人,而且严格按正常科举的分类,即进士和科举:正奏名进士 。首先我从这篇文章所提供的唐宋元明清五个部分按时间顺序来梳理莆田人进取功名光辉的历史 。
唐朝考取进士最多的10个地方为长安、洛阳、吴县、安平、河南、宜春、华源、莆田、河东和潮州 。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39711人,宋朝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依次为莆田、闽县、鄞县、吴县、侯官、晋江、永嘉、仙游、临海、临川等10县 。
元朝自元仁宗(公元1313年)下诏恢复科举取士,共举办十六次取进士1139人,元朝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为庐陵、平阳州、婺源州、哈剌火州、鄞县、吉水州、茶陵州、丰城、上饶和天台 。
明朝二百七十七年开科八十九次,取进士24536人,明朝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是莆田、余姚、晋江、华亭、鄞县、闽县、安福、丰城、吉水和长洲 。
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开科一百一十二次,进士26000人 。清朝考取进士最多的地方为大兴、仁和、钱塘、闽县、宛平、侯官、武进、吴县、临桂和昆明 。
根据各个朝代汇总数据的统计结果,考取进士最多的5个县为莆田、闽县、鄞县、吴县和钱塘 。
两宋王朝,福建在文化教育上奋起直追,吹响了科举进仕集结号,这个朝代福建籍进士有7609人,名列全国第一,兴化府有1756人,为福建省进士总数四分之一,其中莆田县有1084人 。一县占全省进士总数14% 。无数的莆田学子在宋朝折桂攀龙,金榜题名,实现了封建时代最为光辉的青春梦想,踏上忠君报国之路 。而面对蒙古族的铁腕统治,莆田知识分子以只读书、不科举、不出仕的集体行为,抗议着元王朝的黑暗压迫 。明代,莆田人继续其辉煌的科举之路,以眼花缭乱的数字再次证明这一方人独特的士子品格和优异的教育环境 。明王朝,福建籍进士共有2374人,其中兴化府有535人,莆田县有522人 。唐(五代)宋元明清,莆田县有进士1678名,其中正奏名进士有1084人,位列全国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