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唐宋元明清诗词 唐宋元明清古诗(各一首)( 六 )


北宋中后期,以王安石、蔡京为代表的新派在皇帝宋神宗、宋徽宗大力支持下,展开了一场中国历史上最为浩大、最为彻底、最有成效的变革,特别是农田水利法,这项涉及到农业根本的水利工程方案,以其科学而又灵活的政策措施,让民间资本引入农田水利建设,既解决朝廷财政短缺的问题,又让民间资本有利可图,即古代版的BOT 。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上马水利工程,据不完全统计,在短短二十年里,北宋国土上完成五万多个大大小小的水利工程,至今仍有一万多个工程依然发挥着灌溉、排涝、泄洪等效益 。在那个繁忙的年代,全国古代最大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木兰陂,还有南安陂、太平陂、延寿陂等三十多个工程在莆阳大地之上建成,这些利在千秋的水利工程,不仅给莆田带来了一个千年的“兴化粮仓”,面积达二十万亩的兴化平原,而且给古代莆田奠定了丰衣足食、五谷丰登的物质基础,正是这稻米飘香的粮仓,莆田学子才那样心无旁骛读圣贤书,一心一意向往科举进仕,去实现心中忠君报国的伟大梦想 。
家贫子读书,在陈俊卿的心中,是普通贫民子弟也能在儿童时代勤奋、刻苦地读书,也有机会登上金銮殿和皇帝进行零时空的对话,这是一个平民百姓梦寐以求的人生幸事 。如果说这是一个青年学子的精神追求,也是一个普通读书人的向往,这才是陈俊卿所表达的真实意思 。
“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这是那科状元黄公度的回答,许多文人对这句话的理解,认为不如陈俊卿的那句话,不如陈俊卿那样的精神境界 。其实,黄公度只是从莆田人所处的地理位置,境内所蕴藏的特产,是天下其他州军所没有的 。子鱼、紫菜、海蛎、荔枝,这四种莆田特产的确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拟的 。莆田所在的地理纬度,年降雨量、日照、平均气温、绝对低温及绝对高温等对农产物的生长、营养及糖分都有很大的影响 。正是莆田所处的地理位置,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春季有“天下第一”的枇杷,夏天有“荔城之美”的荔枝,秋天有“兴化桂圆甲天下”的龙眼,冬天有红心文旦柚 。或许这些营养丰富、口感特好的水果孕育了莆田学子心中最美的梦想 。莆田兴化湾或湄洲湾都是溪流入海口,木兰溪、萩芦溪、延寿溪流入兴化湾,枫慈溪、沧溪流入湄洲湾,子鱼(鲫鱼)、紫菜、海蛎习性于淡水与海水交汇的海湾,具有特殊鲜美的营养,这是一定纬度的海水含盐量及淡海水交织而产生的具有特殊地理标识的海产品,点燃了这个殿试第一名的黄公度略嫌谦逊的表述 。如果从这一个角度解读黄公度的回答,那么黄公度先生所讲述的莆阳特产无疑是莆田科举能够甲天下的丰富的物质基础 。
在两宋王朝三百一十九年时间里,莆田耕地遍野,物产富饶,既有广袤的山区,藏不尽的山珍奇品,也有辽阔的平原,一年三熟,稻麦相间,五谷杂物皆有,菜畦遍地,沟渠纵横,其间也蕴含着取之不竭的水产品 。更何况,莆田滨海临洋,海上贸易发达,勤劳、聪明的莆田人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大海,绝不会甘心过贫穷的生活 。因而,在许多著作、文章中对莆田生活水平的解读是缺乏科学依据,依照陈俊卿的“地瘦”与“家贫”来推测莆田的贫与穷,那更是大错特错 。在朱维干的《福建史稿》,黄仲昭、周瑛的《兴化府志》,或者更早时期的李俊甫《莆阳比事》和《仙溪志》,我们从中可以窥视到古代莆田人的幸福生活,可以读到刘克庄笔下富饶、美丽、安康的莆田 。
莆田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莆田具有丰富的物产,有山,有平原,有海 。在千年的时间里,莆田人人均有三亩的耕地,这些水田大部分可以一年三熟,应该说粮食自给自足没有问题 。莆田的亚热带气候,年均降雨量160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7℃,既没有极端天气,夏天没有出现过40℃以上高温,冬天也没有0℃以下的低温,在一块四季如春的土地上,我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倾心的眷恋,以自己的勤劳、刻苦、努力,耕读渔樵,做一个幸福的莆田人 。
时间已逝去了八百多年,不知陈俊卿还记得那句留给天下人误读莆田的名言,多少心怀叵测的小人总是喜欢用陈俊卿的“瘦”与“贫”给力、刻薄,嘲笑莆田人是因为太穷了,才那样绞尽脑汁去“坑蒙拐骗”,连篇累牍地攻击莆田人 。其实陈俊卿心里明白,每一个读书人,无论是乡村贫穷的学子,还是城里清贫的子弟,莆田人总会举全家之力,举全族之力,甚至举全莆田之力,为他实现人生抱负铺垫一切的可能,这才是莆田科甲冠天下的真实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