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诗词的方法 如何读懂诗歌( 十 )


或者没有连接词 。譬如“花间鼻祖”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 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 , 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 , 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描写一个贵妇迟起床后 , 梳妆打扮时的娇懒神态 , 辞藻浓艳绮丽 , 用比处形象生动 。鬓如云舒 , 腮似雪白 , 眉若蛾秀 , 面象花美⋯⋯贵妇懒起梳妆形象通过比喻 , 栩栩如生呈现在读者面前 , 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 。
魏庆之在《诗人玉屑》所谓:“唐僧多佳句 , 其琢句法比物以意 , 而不指言一物 , 谓之象外句 。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 , 开门落叶深 。’是落叶比雨声也 。
李贺《秦王饮酒》有“洞庭雨脚来吹笙” 。诗人是用洞庭湖上下雨的声音来比拟笙的声音 。
更有人一连用三个比来喻愁情的 , 如贺铸的《青玉案》词:“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 满城风絮 , 梅子黄雨时 。”三个比喻 , 以景烘情 , 喻愁思之多 , 愁情之重 , 既是博喻 , 
总之 ,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 , 它有着自己特有的语言风格 , 即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 。诚然 , 特殊的语言结构是诗歌创作的必需 , 而这些地方 , 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所以 , 只有真正掌握了它的这种语言结构 , 并以此为突破口 , 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整首诗的意境 , 对问题的解答也才能更得心应手
怎样读懂一首古诗词 教案42读诗如读人 。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 , 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 , 读诗的过程 , 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程 , 那么 , 如何才能又快又准确地了解他呢?

一、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
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
整合句意——前后连缀 , 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 。
明确题材——送别诗、羁旅诗、边塞诗、闺怨诗、田园诗、怀古诗、隐逸诗等 。
例1:
汉江临泛(王维)
楚塞三湘接 , 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 , 山色有无中 。
郡邑浮前浦 , 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 , 留醉与山翁 。
大意:
(我泛舟江上 , 纵目远望 , 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 , (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 。
汉江(滔滔远去 , 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 , 两岸重重青山 , (迷迷蒙蒙 , 时隐时现 , )若有若无 。
(远方的)城郭在前面的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 , 浪拍云天 , 摇荡起(远方的)天空 。
襄阳风光美丽 , (似乎想要把我)留下 , 与山翁共谋一醉.
2、领会深层意思用了什么手法?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1)三、四两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分)
答:江水的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
(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 , 找出来并简析 。(4分)
答:“浮”和“动” 。“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 , 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 , “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 , 实言波涛汹涌 , 浪拍云天 。
(3)从整首诗看 , 作者流露出的感情是什么?(4分)
答: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 , 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 。

二、读懂诗歌的方法技巧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 。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 。题目是诗词的眼睛 , 它往往直接揭示了诗词创作的时间、地点、事件和主旨等 。可以这样说 , 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 。它或点明主旨 , 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
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