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古诗词音韵 初一下册语文古诗十首|全诗)( 四 )


这首小令寓情于景 , 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 。这首小令句法别致 , 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 , 一共列出九种景物 , 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 。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 , 把凄苦愁楚之情 , 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 , 浓重的深秋色彩 , 刻画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http://gushi.youddos.com/gsdq/czgs/
古诗的音韵是什么啊古诗和古词分别在盛唐和晚宋到达了顶峰 。作为地球上最复杂的汉语文学 , 唐诗宋词成为世界古典文学里一颗最灿烂耀眼的明珠 。
唐宋人的贡献包括了诗词格律的音乐化、规范化 。唐诗宋词有极其严格复杂的格律 , 所以 , 我们国家需要有一些专业人才去终身研究古文字、古汉语、古典文学、古典诗词 , 特别是唐宋诗词的格律 。
诗词格律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音调、用韵、章法 。其中以音调最为重要 , 用韵为其次 。
那什么叫韵呢?每个中国字的发音由声母、韵母所组成的 , 韵母相同的字称为同韵字 。古人没有拼音 , 为了方便使用 , 只能把若干同韵字组成韵部 , 并把具有代表性的字作为部的名称 , 而里面全是韵母相同的字 。
古人的声调音韵和今人有很大的差异 , 要研究古诗词声调音韵是非常复杂的 。古代没有录音机 , 后人只能从前人的诗歌作品和有关音韵的书籍去推断 。但是 , 从远古起年代的变迁、地域方言的融合变异使这研究极度困难 。
汉语发音从西周到南北朝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 南北朝人读先秦文献的时候 , 发现有许多押韵不和谐的地方了 。例如《诗经·邶风·燕燕》“燕燕于飞 , 上下其音 , 之子于归 , 远送于南”中的“音”和“南”两个字不押韵 , 后来的人牵强地改变“南”字的读音使其押韵 。北梁人沈重在《毛诗音》中指出:“南:协句 , 宜乃林反” 。他用反切的方法标注他认为正确的读音(用普通话读 , 他把“南”字的方音改成nín) 。他这种方法叫做“协韵” (亦称“叶音”) 。
隋朝人陆德明认为不应该使用协韵法 , 因为他认为古代人押韵不严谨 , 没有必要改正《诗经》的读音 。他指出:“沈云协句宜乃林反 , 今谓古人韵缓 , 不烦改字” 。
到了宋朝 , 朱熹等人继承发展了南北朝的协韵法 , 系统地改正《诗经》和《楚辞》里所谓“不和谐”的韵脚字的读音 。他们把读音脱离时空固化了 , 把韵的使用绝对化了 , 认为古人写诗都严格 , 认为古人对韵脚字可以临时改读 , 导致了错误的分析 。
宋朝吴棫、郑庠、项安世、程迥等人对古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为后代的学者开辟了研究古音的新途径 。
明代音韵学家陈第反对宋人叶韵说 , 认为《诗经》、《楚辞》反映的是古音 , 不能以唐宋今音为标准随音改读来求韵脚的谐合 。他明确提出“时有古今 , 地有南北 , 字有更革 , 音有转移”的观点 , 彻底扫清了叶音说的谬误 。
最早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上古音的学者是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 。他继承了陈第的学说 , 认为“古诗无叶音” , 并发明了“离析唐韵”的研究方法 , 旨在恢复古代汉语的发音 。他奠定了上古音研究的基础 , 一直到今天 , 他的“离析唐韵”仍然是上古音构拟的原则之一 。
字的读音除了有韵之分 , 还有声调之分 。今天普通话规定了第一字调(现名阴平)、第二字调(现名阳平)、第三字调(现名上声)和第四字调(现名去声) , (“儿化”“轻声”等读音变异例外) 。但唐人对声调的划分却不同 , 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 , 即所谓“四声” 。“平仄”就是四声的简单化归类:平就是平声 , 仄包括了上声、去声和入声三个声调 。
现代的普通话已经没有入声 , 在普通话的体系下可以认为 , 阴平和阳平属于平声 , 上声和去声属于仄声 。
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 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处的方言里都还保存着入声 。在普通话的体系下 , 入声字已经分别归属于入声字变为去声、阳平 , 也有归属于阴平、上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