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英雄谁敌手经典读后感有感( 五 )


【关键词】:《三国演义》;价值观念;人物塑造;期待反效果;审美尴尬
引言
当论及《三国演义》艺术得失时,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的一段话说的非常精辟:若论其书之优劣,则论者以为其缺点有三:(一)容易招人误会 。因为中间所叙的事情,有七分是实的,三分是虚的;惟其实多虚少,所以人们或不免并信虚者为真 。如王渔洋是有名的诗人,也是学者,而他有一个诗的题目叫“落凤坡吊庞士元”,这“落凤坡”只有《三国演义》上有,别无根据,王渔洋却被它闹昏了 。(二)描写过实 。写好的人,简直一点坏处都没有;而写不好的人,又一点好处都没有 。其实这在事实上是不对的 。因为一个人不能事事全好,也不能事事全坏 。譬如曹操,他在政治上也有他的好处;而刘备、关羽等,也不能说毫无可议,但作者并不管它,只任主观方面写去,往往成为出乎情理之外的人 。(三)文章和主意不能符合—这就是说作者所表现的和作者所想象的,不能一致 。如他要写曹操的奸,而结果倒好像是豪爽多智;要写孔明之智,而结果倒像狡猾 。
通读先生的一段话后,撇开第一点不谈,第二点还是有待商榷的 。在《三国演义》中“好的人”也有“坏处”,“不好的人”也有“好处”,人物性格不仅丰富多彩,也复杂矛盾,小说中也不乏有一些根本无法简单用“好”和“坏”来概括的人物 。不过结合第三点来看,鲁迅先生第二点的看法似乎又有其深层的含义,仔细研读这部世界一流的作品后,发现它在塑造和刻画人物尤其是典型人物时,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实际效果往往不能完全吻合,例如正面人物并不浑身闪光,反面角色也未必一无是处;越是想抬高或贬抑某一人物,留给读者的却常常适得其反,这就形成了《三国演义》在人物塑造上的矛盾 。作者虽然注意到了描写人物必须要有一定的立体感,但是他的叙述方式还是不可避免的掺杂了自身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即用尽种种办法使得所表达的内容符合自己的感情需要 。然而,这样的一些手法反倒致使人物的形象塑造产生了很强烈的矛盾感,甚至在有些人物的身上甚至达到了极致 。
魏延和诸葛亮的“期待反效果”
当论及这两位历史人物时,许多人的头脑中,都会闪现出两个对立而又栩栩如生的形象:前者是“食人之禄而杀其主,住人之地而献其城”的奸诈小人,后者是君臣一体、神机妙算而又秉持“鞠躬尽瘁,后而后已”人生目标的忠臣表率 。前者是浮躁贪功而常常造成重大失误;后者是一生谨慎小心而终成大事 。前者身首异处并被后世千古唾骂;后者名垂千古并被目之为贤相良将之楷模 。而以上这些形象对比,就要归功于罗氏的《三国演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