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 二 )


1、科学安排教学内容 , 使教材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 。
教材把四个领域的教学内容分为十二个单元进行教学 。其中"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三个单元的内容主要是数数、比较和分类;"数和运算"的内容分六个单元 , 教学20以内数的认识 , 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 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以及认识钟表;"空间与图形"的内容分两个单元 , 分别让孩子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和简单的几何体;"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 主要教学收集、整理简单的数据 ,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 。另外还安排了三次实践活动和知识的综合应用 。对于内容结构的安排 , 与过去的教材相比 , 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有较大的改变 。
首先 , 对于数数、比较和分类 , 不再作为"准备课"来教学 , 而是作为正式内容让孩子学习 。它不仅让孩子学习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初步体会可以从数学的角度和用数学的思维方法观察周围的事物 , 初步接触一些数学思考的方法 。
其次 , 对于数和计算 , 10以内的不再把认数和计算穿插进行 , 而是先认数 , 主要让孩子学习认数、写数和大小比较 , 并重视通过认数初步培养孩子的数感;再单独安排"分与合" , 让孩子在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的过程中 , 逐步形成"分"与"合"的思想 , 以便孩子自己探索加与减的含义、计算方法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然后采用相对集中、分段安排的方法教学加和减 。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 只分为三段进行教学 。
第三 , 对于"空间与图形" , 教材先安排认位置 , 让孩子认识前后、上下、左右 , 并能用它们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再安排认物体 ,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对于"统计与概率" , 则通过对有效信息的收集、整理 , 让孩子初步体会简单统计的过程 , 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 。
第四 , 把"解决问题"贯穿于教学内容四个领域的全部 , 使数学学习和数学活动本身成为对"问题"的探索和解决 。一方面 , 教材不再出现"应用题" , 而是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与孩子生活联系密切的具体实际问题 , 作为学习计算的题材 , 使解决问题融于计算教学的过程中;同时 , 在认识图形、统计等内容的教学中 , 都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 , 逐步学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另一方面 , 增加实践活动和综合应用 , 帮助孩子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 探索性地解决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际问题 , 加深对不同领域内容的理解 , 体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 发展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