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怎么写?( 三 )


2、选取与孩子生活联系密切、孩子感兴趣的素材作为教学题材 。
教材注意从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童话世界出发 , 选择孩子身边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孩子主动探索的事物 , 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 , 以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动机 , 调动孩子学习相应内容的策略与机智 。例如 , 选择孩子非常熟悉的家庭客厅、厨房这样的场景 , 让孩子观察、比较这些场景的物体 , 认识长短、高矮和大小、轻重 , 并建立相应的观念;选择让孩子整理自己的学具和文具 , 学习"分一分" , 认识分类的意义 , 学习分类的思想和方法;组织孩子自己通过搭积木 ,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种几何体 , 并通过"有趣的拼搭"进一步感受这些几何体的一些特征 。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题材 , 促进孩子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 。
又如 , 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 , 以学校生活里孩子亲身经历过的浇花、游戏、游泳和踢足球等活动 , 以及生活里常见的栽树、运南瓜等劳动的现实场景为题材 , 或创设动态变化的情景 , 或提出数学问题 , 激发孩子的兴趣 , 调动孩子的思维 , 让孩子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体会数学的意义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再如 , 教材在选取童话题材方面 , 以"森林运动会"的场面为题材 , 引导孩子通过比较 , 学习"等于"、"大于"和"小于"的含义及表示方法;在教学简单的统计时 , 通过动物到大象家做客的情境 , 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 引导孩子学习分类收集和整理数据 。
教材还注意从孩子身边选取一些有价值、感兴趣的问题 , 让孩子应用数学思想、方法及数学知识、生活经验来解决 。例如 , 应用分类的思想整理日常用品和食品 , 在上下楼梯的情景中找出"都靠右走 , 谁走错了" , 让孩子联系实际生活说一说"你在哪儿见到过0" , 针对钟面上表示的时刻说说不同时间的钟面上"怎么都是10时" , 分清有上午10时和晚上10时 。又如 , 让孩子根据"你最喜欢吃哪一种水果"的问题 ,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喜欢吃各种水果的人数 , 用统计的方法描述问题的结果 。